【Herstory94】默默努力阻止戰爭的女人:里夫金德 文/楊慧莉 |2024.09.07 語音朗讀 5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里夫金德坦言,在看過這麼多令人髮指的事後還能持續自己的工作,主要是總能看到人性的那一面。圖/Pexel 圖/WIRED聯合國今天是一個弱化的組織,人們已對它失去尊重和信任,但調解時需要更多中立的第三方存在。圖/Pexel 里夫金德認為,只要用對方法,就能阻止如癌症般的戰爭擴散蔓延危害生靈。圖/Pexel 戰爭一來,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人民。圖/Pexel 文/楊慧莉 今日世界存在著各種大小戰事,交火雙方各有立場、僵持不下,其人民生命財產卻因此飽受威脅,成為最大受害者。對主事者而言,戰爭無可避免,但對衝突協調者里夫金德來說,所有戰爭都可預防和終止,只要用對方法……女中豪傑為和平創造空間嘉布麗葉兒‧里夫金德(Gabrielle Rifkind, 1953-)是英國的衝突調解專家,主要工作是在武力衝突爆發前和爆發中,竭盡所能的於幕後居中協調,創造和解的條件。儘管暗中進行國際政治協調事務,里夫金德簡潔俐落的穿著打扮,再加上一頭白色蓬蓬頭,讓人忍不住想跟她攀談。事實上,她於二○一六年在倫敦成立的和平締造組織「牛津流程」(Oxford Process)就是關於促進各界對話。戰爭涉及心理層面里夫金德與任何官方政府無關,但她在過去二十年來設法在各種死對頭之間盡可能創造和平的條件。她為敘利亞的代理人戰爭、伊朗核協議創造了許多私下會晤。由於擁有心理治療師背景,她常被人問到創傷的根源問題,一如她在俄烏開戰時所言,「我們不該低估屈辱和攻擊之間的關係。」作為衝突解決組織「牛津流程」的主事者,里夫金德表示,「我們設法在可以決定戰爭結果的高階政治掌權者之間創造特殊途徑進行交流,在爭戰雙方幕後默默促成溝通,即便組織很小,但很榮幸的有一些前外交部長、大使跟我們合作,無償的付出他們的時間。資金提供對我們而言,始終是個問題,因為我們不偏袒任何一方。對許多人來說,這有困難,他們的世界只有好人和壞人。」里夫金德將自己的心理治療師背景運用在這份工作上,明白邊緣化、屈辱性和排他性是驅動戰爭的某些關鍵點,也了解戰爭剝奪了有些人的人性。處理創傷從點到面不同於一般職業,里夫金德所從事的工作很特殊。那麼,她是如何從心理治療師一路走來成為阻止戰爭的祕密會議籌畫者?原來,兩千年時,她獲邀前往以色列教導五十位團隊精神分析師,如何處理創傷。兩年內,她到訪該國二十六次。當時逢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自殺攻擊事件頻仍。但弄到最後,她似乎都不太想處理個人創傷者的問題。因為問題的癥結點還是在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的整個政治系統,連結到他們過去的歷史、屠殺、以阿戰爭前後的流離失所,其實都有創傷。她深感雙方發生的許多反應都跟歷史和創傷有關,而且多年來已知有很多可能的解決方案,但沒有一方處於正確的心境下。於是,她決定要從雙方的政治面疏通。里夫金德第一件經手的衝突是巴勒斯坦內戰,看看法塔赫和哈馬斯雙方有沒有一個共識可以結束衝突。在解決以色列的衝突問題時,當她了解到有一大部分衝突是關於以色列與伊朗的關係,便想辦法去到伊朗,開始在那裡建立關係,並不斷思索,看看能否在伊朗和以色列之間透過某種特殊途徑彼此交流。談判桌上找出人性在交涉過程中,里夫金德自認同理心是一個必要元素,而她也自認有建立關係的天分。二○○六年,她在德黑蘭遇見賈尼‧皮科(Gianni Picco)。皮科曾在上個世紀九○年代透過談判,協助釋放了黎巴嫩恐怖分子所扣押的十一名人質,為自己贏得「首席問題解決者」和「黎巴嫩手無寸鐵的士兵」的稱號。遇見皮科,里夫金德覺得一拍即合,因為皮科多次出生入死,有創傷後壓力症,她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也知道那對他的影響,而她也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們二人都相信在衝突區將關係人性化的重要性,「我們相信,在政治的背後都是一個普通人有著一張正常的臉,皮科還了解,暴徒背後,也是有孩子的人。心理層面上,我相信人非生來就暴力,是一些所置身的狀況迫使他們訴諸暴力。」里夫金德坦言,在看過這麼多令人髮指的事後還能持續自己的工作,主要是總能看到人性的那一面。而她所謂的「令人髮指」,意思是「恐怖主義所犯下的暴行讓人憂心,但國家所為的戰爭暴力也不遑多讓,怎麼有了政府的合法性及軍隊,一切都合法了,從未有人用同樣方式去質疑?」人性泯滅之事,她尚未見過,「都有其人性的一面,多數人也都可以找得到與之對話。」里夫金德舉例而言, 二○○六年,哈瑪斯選舉完,曾有段開放時期,領導曾透過一個記者找上她,希望她能傳訊息給以色列政府,他們想從邊界傳送物資作為友好關係的第一步。可惜的是,當時的以色列因自殺炸彈攻擊等事件深受創傷,不願與哈瑪斯接觸,因而錯失一個改善關係的機會。避戰有方擦槍走火非必要里夫金德的工作是力阻戰爭發生,但她不認為自己是和平主義者,寧可認定自己是實用主義者,因為所為並不具任何意識形態,只對避免戰爭或及早介入阻止戰爭加劇有興趣。她認為許多國家似乎只知道上戰場,但不知如何退場,而且戰爭打得愈久,雙方就更不想妥協,因為人們太受折磨、犧牲也太多了,「這就好比夫婦關係,如果有問題就及早談開,才不致彼此傷害太多,也較易取得和解,如果都不管,最後對簿公堂讓彼此處於不屑和羞辱的狀態時,就只有走上離婚一途。」私下密商困難重重從事私下協商多年,里夫金德發現其工作日益艱鉅。她表示,過去冷戰時期和平談判桌上敵我分明,後來的敘利亞內戰、伊斯坦堡會談,在早期的協商談判桌上也有四十二個國家仲裁,而今整個調停狀況大幅惡化,應該有必要再度賦權聯合國;聯合國今天是一個弱化的組織,人們已對它失去尊重和信任,但調解時需要更多中立的第三方存在。目前,里夫金德在積極處理兩樁衝突:俄烏戰爭、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衝突。不過,她不能說太多,原因是她需要跟政府建立信任關係,這需要幕後、私下默默進行,因為存在著一種矛盾狀況,一方面要談,二方面又只能低調。因此,她和團隊多數的工作就是打開一扇政治的門,有時門檻很高,讓她無法相信自己辦到了,然後這扇門可能會當著她的面砰然一聲關上,「這是常態,總有許多比我們更大的外力介入,不過對我來說,不繼續接手此事會比繼續接手更麻煩。」有必要跟壞人談談而今,里夫金德身經百「戰」,對於避免和及早結束戰爭自有一番過人的見解。以俄烏戰爭來說,她認為如果當初能解決俄國和歐洲雙方的安全考量問題,一場戰爭或許就能避免,而西方政府本來應可以扮演調解的角色,協助烏克蘭作為東西方的橋梁,而非只是鼓勵烏克蘭加入自己的陣營,「烏克蘭有其地理上的困難性,需要找出一個方法與它的俄國鄰居共存。」在避免戰爭上,里夫金德認為我們還需走下道德的台階,不再決定誰是善的,誰是惡的,「如果我們要結束戰爭,就需要跟壞人、暴徒談談。」她舉塔利班政權為例,二○○一年阿富汗戰後,當時的塔利班政權還很弱,如果波昂和平協議有把他們拉進來,情況將有所不同。而今的兩大戰事也面臨相同處境,這也是里夫金德團隊目前在運籌帷幄的重頭戲。大家都倚賴西方政府的祝福,但他們通常都沒有退場計畫。以俄烏戰爭來說,要結束戰爭,她認為要跟俄國總統普亭談談,「我們需要了解他的紅線、他的最後階段及停火契機。」而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方面,里夫德金的看法是,在以色列以暴制暴的恐怖回擊後,哈瑪斯已獲得更多的支持,但實則雙方都已剝奪對方的人性;目前以哈停火的關鍵在於釋放已在以色列蹲監二十年的巴勒斯坦政治領袖巴爾古提(Marwan Barghouti);對有些人來說,巴爾古提是「巴勒斯坦的曼德拉」,對其他人來說,他滿手血腥,但戰爭下,其實每個主事者都是。及早介入拯救生靈今日的世界已區分為善惡,想對話跟不想對話之人。不過,如果不想陷入戰事,「我們需要跟每個人交涉,了解彼此間的歧見,而且現在就開始。」此外,里夫金德認為我們還需早點行動,早點進行調停,「碰到戰爭,總有機會調停,而且有些戰爭的雙方在身處險境時會很願意和解,一旦錯過機會,就會因犧牲太多、創傷太大而變得鐵石心腸,就再也不想和解了。」她主張理想的做法應是,給予聯合國法定權限,在有些國家陷入開戰邊緣時及早介入調停,也要派遣永久的戰爭防禦隊、高階調解人進駐到一些有可能陷入戰爭危機的地區,竭盡所能預防和及早介入。里夫金德語重心長的說,「戰爭就像癌症,擴散得很快,一旦進展開來,就沒有人能夠阻止,早點處理、甚至預防,數百萬條人命就可被拯救。我們總是表現得像是戰爭無可避免,但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前一篇文章 【改革先鋒93】海內克 創辦對話社企 開啟感官、同理之旅 下一篇文章 【生活智人117】 演化生物學家 胡文: 男女表現大不同 背後有原因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8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趨勢人物101】氣候戰略家雷米拉德 在淨零排放目標中看見好生意【生活智人138】資訊科學家班吉歐 擘畫更安全的AI發展道路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趨勢人物101】氣候戰略家雷米拉德 在淨零排放目標中看見好生意【Herstory96】社企家賈思敏 發揮愛心 好事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