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4.09.04
3723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1

日本柔道國手角田夏實國小就開始接受訓練,儘管面臨膝蓋受傷、比賽失利等壓力,她都一一克服,並持續精進技術;今年,她在巴黎奧運女子柔道48公斤級成功奪金,以31歲11個月年齡,成為日本柔道史上年紀最大的奧運金牌得主。角田夏實表示:

「希望我的努力,能讓那些因為年齡想放棄的人繼續堅持下去。」



2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從醫40多年,專任小兒科、新生兒科的他,除了拯救無數早產兒及新生兒生命,他也戮力教學,培養出許多優秀醫療人才。陳家玉說,當兒科醫師讓他心靈有很大的慰勞,他認為:

「孩子是希望,能挽救脆弱生命等於救起一個家庭。」



3

為了讓大眾關注保育,非營利組織CoExistence、大象家族發起「大象大遷徙」計畫;計畫串連印度原住民部落製作100頭大象雕塑,2021年在全球巡迴展出,每頭大象都可以購買,金額則捐給世界各地22個不同的保育團體。發起人之一露絲.甘尼什(Ruth Ganesh)表示:

「希望展覽讓我們想起與動物在一起時,感受到的敬畏,並激勵大眾與牠們共享資源。」



4

2015年,說故事藝術家莫赫辛.莫希.烏德丁(Mohsin Mohi Ud Din)創辦非營利組織「MeWeSyria」,他走訪戰亂國家地區的難民營,引導弱勢貧童及失去家園的人們創造故事,幫助他們踏上治癒創傷的旅程。烏德丁認為:

「創傷會讓你陷入過去或未來、剝奪你的現在,所以講故事是讓你與現在聯繫起來的有力工具。」



5

在成為自由領隊之前,蘇慶元曾在腕表精品業任職,卻因為一次攝影行程,讓他愛上了登山,轉而成為登山領隊;細數戰績,他帶團攻頂玉山40餘次、登上東亞最高海拔4095.2公尺的馬來西亞神山,也爬過日本富士山等名岳。蘇慶元分享:

「我下一次想挑戰的山叫做下一座,這座爬完還有下一座,永遠都有新的挑戰。」



6

蘇格蘭歌手安妮.藍妮克絲(Annie Lennox)賣出8000多萬張唱片、贏得4座葛萊美獎;除了音樂,她還積極從事公益,例如2007年成立人權組織「The Sing Campaign」,隔年又創辦慈善組織「The Circle」,致力防治愛滋病並為女性賦權。藍妮克絲說:

「從事演藝工作為了助興,從事公益是為了改善社會。我只是這個地球上數十億人口中的一個人,但我盡己所能。」



7

為了研究中國大陸古建築的奧妙,劉文輝翻遍古籍、查圖紙、實地考察,甚至請教專家、聘請工匠,並在2016年創辦「杭州晚峰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專門設計、研發「中國版樂高」的斗栱積木,完美融和古老技藝與現代文化。劉文輝說:

「古建築是龐大課題,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完。我力所能及的只有不斷創新,讓榫卯這項技藝昇華為具有時代特徵的創新益智產品。」



8

若宮正子當了40多年銀行員,58歲快退休前,為避免與社會脫節,她買了一台電腦,就此栽進數位世界;除了用Excel的格子,畫出編織花樣,還開發App「雛壇」,一年還有超過150場演講邀約,鼓勵高齡者別將數位裝置拒於門外。今年89歲的若宮正子表示:

「我的字典裡沒有『失敗』這兩字,如果做錯被笑,跟著一起笑好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