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4.09.05
3768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為了成為專業的科學繪圖師,江勻楷在研究所畢業後,特地前往美國蒙特利加州大學進修;如今的他,不管是沙蠶、寄居蟹、石虎等現代物種,或是泥盆紀的巨大盾皮魚、鄧氏魚和霸魚等古生物,都能描摹細節,並用充滿美學圖像,轉譯並傳達正確科學資訊。江勻楷期許自己:

「不僅能描繪出生態物種,還能傳達出對生命尊重的情感,一同共生共存於地球上。」



02

來自印尼的里芙達(Rifda Irfanaluthfi)6歲開始練體操,因為家境貧寒,她只能穿著二手的體操服,還得面對社會歧視的聲浪;但這些都沒有阻礙她的腳步,今年6月她如願拿到巴黎奧運的入場券,成為印尼史上第一位奧運體操選手。里芙達表示:

「我想激勵每個人,告訴大家:『我都能做到,你們也可以。』」



03

87歲時,前教育部副統計長周義祥進入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專班就讀,並花了兩年,將專業與宗教研究結合,親手寫下400~500多頁手稿,請女兒幫忙打字,交出9萬多字的論文,更以89歲之齡,成為學校史上最年長的畢業生。周義祥分享:

「讀書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但充實心靈,對健康更好,就跟補品一樣。」



04

剪刀、老虎鉗等工具生鏽後,大多會被丟棄,但在伊朗藝術家薩伯.謝夫扎德(Saber Sharifzadeh)眼中,這些卻是不可多得的創作媒材;經過他的巧手,老舊工具搭配鐵絲、舊布等,就會化身為鳥類、驢子、大象等動物雕塑。謝夫扎德認為:

「我從事的是『藝術回收』,我們必須改變看待生活的方式,希望藉此改變大眾對於廢棄物的看法。」



05

林書煒大學一畢業就進入電視新聞台工作,並成為主播,10年後,她決定挑戰自我,選擇離開新聞台,轉而成為主持人,2016年還接任POP Radio台北流行廣播電台台長;工作之餘,她也兼顧家庭、朋友,還學了插花等才藝,享受生活。林書煒說:

「我們都需要好好愛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在寧靜中享受心靈的安頓。」



06

一旦聽聞風暴即將來臨,厄瓜多機師兼風暴攝影師博爾哈(Santiago Borja)就會駕著飛機前往,用鏡頭透過高達1.2萬公尺的飛機窗戶,捕捉太平洋低氣壓、積雨雲與閃電等,讓人一睹暴風圈瑰麗壯闊的影像,希望藉此提醒大眾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博爾哈表示:

「我們愈來愈普遍地生活在人造建築及人造環境,因此常常忘記抬頭欣賞大自然免費賜予我們的壯麗景色。」



07

2017年,徐振傑加入「捐出你的二手數位相機,為偏鄉孩童開啟另一扇眼睛」攝影教學計畫,沒想到隔年,就傳出將暫停這個計畫的消息;徐振傑決定接棒,隨後發展為「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從6所學校擴展到20多所。徐振傑分享:

「攝影只是一個敲門磚,我們真正想做的:是長期且真心的陪伴孩子。」



08

影星林青霞大學聯考落榜,沒想到卻意外被星探挖掘,1973年以電影《窗外》正式出道,從影時間超過20年的她,1994年結婚後淡出影壇,息影前已演出超過100部電影,2023年獲頒第60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林青霞的人生哲學是:

「先讓自己快樂,才能把快樂帶給別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