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濟貧無悔

文/星雲大師 |2024.08.31
318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普安法師,俗姓郭,隋朝京兆涇陽(陝西)人。北周武帝因信奉道教,下令毀盡佛寺,普安不得已,隱居於終南山楩梓谷。時值亂世,普安感嘆無法弘法利生,發願以苦行回向一切眾生。

起初,普安赤露著身體,坐臥在荒郊草莽中,以自身血肉布施蚊蟲。後來有感於現世魔強法弱,人心苦悶不安,因而發大慈悲心,經常睡臥在亂葬崗一帶,等候虎豹前來,準備以色身作為牠們的食糧,為眾生消解厄難。普安雖有捨身飼虎之心,可是虎豹幾次經過他身旁,都只是看一眼,然後就轉頭離去,始終不曾傷害他。

可是連猛獸都不忍傷害的普安,終究還是逃不過朝廷對僧侶的迫害。武帝下令,凡檢舉或逮捕出家人者,就賞賜布帛十疋,在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利誘之下,僧人被害的消息,屢有所聞。

終南山下的居民為貪圖重賞,因而前來圍捕普安,普安不但不脫逃,還欣慰的說:「看你們正被貧困煎熬,我這老朽無用的色身,能讓你們換得幾許錢財,我真是布施得歡喜啊!」然後以山間採摘的野菜,與村民共同飽餐了一頓,一起同往京城。

武帝獲悉普安為了濟貧而捨身的原委時,相當受感動,普安的悲心善舉,縱令是暴虐的昏君,也不能無動於衷,於是破例釋放普安,任他回到楩梓谷中繼續修行。



釋初參曰:布施及喜捨,是佛教裡最閃亮珍貴的法寶。古德奉行如來遺教,總是以身作則,濟助貧困,捨身相助,怎能不令人感動?今人也講施捨,然而只是教人施捨,自己卻不捨;甚至叫人施捨,而放進自己的荷包。若人問只有言教而無身教,佛法能得到興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