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子手札】濃情相扣 盔甲鴛鴦 三棘鱟

文/玉子 |2024.08.23
609觀看次
字級
圖/玉子

文/玉子

你認識鱟嗎?這種生物看似螃蟹,實際上卻跟蠍子、蜘蛛的關係比較近。發源自4億多年前,外觀從2億年前至今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可說在這漫長的時間尺度中,鱟以萬用的盔甲造型攻下了泥灘與沙灘。

外觀古怪 無毒存活



這種生物長相真古怪,初次接觸不由得讓人疑惑牠的眼睛、嘴巴在哪裡?

鱟的身體大致分成3個區塊:頭胸甲、腹甲,以及劍尾。儘管身上大大小小的棘刺看似嚇人,但鱟其實很溫和、沒有毒性。

世界上有4種鱟,台灣僅分布一種:三棘鱟。

目前台灣的三棘鱟主要分布在離島,金門沿海與澎湖青螺溼地仍有成鱟繁殖。雖然早年台灣本島西部與北部沿海也曾遍布鱟的蹤跡,如今僅剩嘉義布袋與新竹香山等地發現為數不多的稚鱟,想看到牠並非易事。

鱟曾經普遍存在的鐵證扎根在居民生活之中,諸如彰化二林仍有小吃店以鱟殼作為鍋鏟,據說有彈性的鱟殼能在翻炒炒麵時拉扯麵身,成了美味的要素;除了將鱟殼當鍋鏟之外,金門人亦將鱟殼塗鴉成門神,經過道士或乩童做法便能掛在門口趨吉避凶;而澎湖觀音亭的梁畫由彩繪大師黃文華、黃友謙父子描繪白蛇傳的故事,其中更以鱟、綠蠵龜等澎湖當地生物帶入蝦兵蟹將的角色。種種鱟文化顯見人與鱟之間生命的交織。

在每年清明到中秋間,適逢農曆初一、十五大潮之時,成熟的公鱟與母鱟會現身在高潮位線的上緣。牠們平時待在海中,僅在產卵時刻拜訪沙灘。灘地的沙石尺寸很重要,大小適中才能營造最適合小寶寶孵化的環境。鱟行體外受精,母鱟掘地產卵、公鱟釋放精子進行受精。

趁機考考大家:你知道怎麼從鱟的外觀區分性別嗎?

你儂我儂 成雙成對



其實稚鱟的外型無從辨識雌雄,但成熟的公鱟與母鱟分別會發展出不同的小構造。諸如母鱟腹甲後三對緣棘變得很小,較不會傷及公鱟;公鱟的頭胸甲前緣左右各形成一處凹陷,能恰好卡在母鱟的腹甲上。此外,公鱟其中兩對腳還換成了鉤狀,以便鉤住母鱟的腹甲。這些結構有助於愛侶穩妥地扣合,宛如真正的「另一半」。人們見鱟總是成雙成對,因此又稱牠們「鴛鴦魚」、「夫妻魚」。

鱟的一生中必須使用到3種類型的棲地。繁殖場為粗顆粒的沙灘、稚鱟覓食的幼兒園為平坦的泥灘地,隨著鱟逐漸長大便往較深的水域、海溝中生活。這3種棲地同時存在,才能為鱟打造一片完美的生活環境,缺一個就會造成生活史中斷。

然而稚鱟的死亡率高,達到性成熟還得經過十多年的歲月。等到牠幸運長大以後,適合繁殖與覓食的環境是否依然存在呢?

過去鱟所仰賴的台灣西部與北部海灘,95%已成人工水泥堤岸,堆滿了消波塊。另外再加上人為誤捕與刻意捕捉、外來入侵植物占據海灘、海洋汙染等壓力,更讓三棘鱟的處境雪上加霜。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已將三棘鱟列為瀕臨絕種(EN)的物種,台灣卻遲遲未將鱟列為保育類。或許2022年3月澎湖全縣禁捕鱟,以及同年4月海保署預告保育草案,是漫漫保育長路的重要一步。

如果你哪天湊巧在天然的泥灘地或沙灘發現「川」字痕跡,那可能就是鱟的爬痕喔!請記得別踩到牠、別抓回家,也盡量不要貼上網路炫耀,以避免有心人前去捕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