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上升1℃ 很嚴重嗎?

文/檸檬 |2025.08.04
22觀看次
字級
圖/樹下繪本

文/檸檬

在天氣預報還是用電視播放的年代,當氣象主播說「明天氣溫會上升1℃」時,大家通常感覺還好,畢竟1℃感覺沒什麼嘛。但當科學家說:「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聯合國、NASA、IPCC會如臨大敵般緊張,這樣小的改變,能造成什麼天翻地覆的大事嗎?

首先,科學家口中的「上升1℃」,不是指今天比昨天熱了一點,而是「全球年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了1℃左右。這裡有兩個關鍵詞:「全球」與「平均」。

加權平均 氣溫增高

全世界有190多個國家地區,從冰島的火山口到非洲的沙漠、台灣的海岸,再到俄羅斯的苔原,每個地區的氣候變化都不同。要將這些地方的溫度統整在一起,並不是直接把每個國家的溫度相加後除以國家數,而是透過「加權平均」的方式計算。

加權平均的概念就像算學期成績,如果段考占60%、作業占20%、平時表現占20%,每一項的比重不同,算出來的總分才比較能反映真實情況。全球溫度的加權,則會根據地區的面積、氣象站的數據品質與資料連續性,進行調整。這樣計算出來的「平均」,才不會因為某些熱帶地區忽然變涼、或寒帶地區暖了幾天,就影響整個地球的代表性數據。所以,當說「全球均溫上升了1℃」,指的是這個經過數學整理過、經年累月的穩定趨勢,向上偏移了整整1℃。

那麼,這1℃到底代表什麼?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的簡單對照來看,根據科學研究,上一次地球冰河期結束時,全球平均氣溫只比現在低4℃~5℃。那時還有許多大型哺乳動物(比如長毛象)在亞洲四處漫遊,也就是說,差個幾度,整個地球的樣貌就會大不相同。如果4℃能讓地球從結冰變成現在的模樣;1℃的變化,其實就足以引發劇烈影響。

在氣候研究中,也會利用趨勢圖判斷,例如「氣溫變化趨勢」是一個時間序列圖,橫軸是年分,縱軸是氣溫。每一個年分的資料點,是一整年全球加權平均氣溫。這些點連起來後,科學家會用「線性迴歸」的方式畫出一條趨勢線,觀察變化是否持續上升。

氣候臨界 數字改寫

此外,在氣候科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數字叫「氣候臨界點」,當溫度突破某個範圍,系統會發生巨大且不可逆轉的變化。如果地球升溫超過1.5℃、2℃,就可能觸發永久的冰層融解、森林大規模枯死等無法逆轉的災變。

在討論氣候變遷時,數學讓世界的氣候變化變得可以衡量、比較與預測。所以當下一次看到新聞說「全球升溫突破1.5℃警戒線」,或許大家不會覺得「好像沒差」,而是能明白這是一條數學寫下的界線,一旦越過,可能不是多流一滴汗,而是許多生態、城市與生活方式,將會被重新改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