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益生菌的效果提升,平日飲食可多吃含有益生菌的發酵食物,如無糖優酪乳。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現代人常有飲食習慣不良,或者生活作息不規律的狀況,易導致腸胃道不適症狀發生,為了保健腸道健康,不少人養成每日1包益生菌的習慣。
營養師指出,根據多篇研究指出,益生菌確實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免疫系統能力,進而改善身體的整體健康。然而,你知道嗎?單獨補充益生菌,並不能達到最佳的保健效果,飲食搭配與生活習慣,也是2個很重要的因素。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營養師羅季怡,分別就服用方法、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3個層面,教你如何搭配才可「加成」益生菌的功效。
多攝取膳食纖維 提升效果
益生菌怎麼吃效果最佳?羅季怡歸納出以下3個重點:
1.空腹吃吸收效果最佳。益生菌若沒有良好的包埋技術的話,飯後吃容易被胃酸分解而降低其活性,因此建議在空腹時補充益生菌。
2.勿搭配藥物、刺激性食物服用。藥物與刺激性的食品,如茶、咖啡等,會抑制益生菌的生長,所以不建議與益生菌一起服用,中間建議至少間隔1~2小時左右為宜。
3.水溫勿超過40℃。益生菌不耐高溫,高溫會使其活性下降,所以勿飲用超過40℃的水來搭配服用益生菌。
此外,如能搭配以下6個飲食原則,更可「加成」效果、使益生菌效果UP UP。
1.均衡飲食,多攝取膳食纖維:均衡飲食是健康的根本之道,而想讓益生菌有最好的效果,還需要搭配「益生質」的攝取。通常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都含有大量的益生質,攝取黑豆、木耳、雜糧等高纖食物有助腸道菌叢的生長與調節。
2.減少精緻糖、加工食品與刺激性食品的攝取:過多精緻糖與加工食品容易促使腸道中壞菌大量繁殖,並且會抑制益生菌的生長。
3.多選擇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類食物:飲食中建議多選擇含有益生菌的發酵食物,像是無糖優酪乳、泡菜、味噌、康普茶、天貝等。
4.飲用足量的水分:飲用充足的水分可以讓身體的毒素順利排出體外之外,也有助於保持腸道黏膜的溼潤,利於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與繁殖。建議一般人每天要「少量、多次」補充2000~3000毫升水分。
每日菌量 不要超過300億
5.避免過度使用抗生素、藥物:抗生素除了會殺掉腸胃道中的壞菌外,好菌也會一起被殺掉。因此建議服用抗生素後,需補充一段時間的益生菌,藉由補充腸道好菌來維持腸道的健康。
6.定時定量補充益生菌:益生菌不是想到的時候再吃就好,需要長時間持續的補充,才可以達到維持健康的目的。益生菌並非愈多愈好,過多補充反而會造成腸胃道不適,建議每日補充的益生菌菌量不要超過300億。
羅季怡提醒,想要「腸健康、長好菌」,也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包括:規律生活作息,減少壓力;增加體能活動;避免飲酒與抽菸。由於每個人腸道情況不同,因此除了補充保健品外,定期健檢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