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金門事件落幕

 |2024.08.01
443觀看次
字級

今年二月發生在金門外海的撞船事件,經半年的波折,兩岸終於達成協議,雙方展現務實與誠意,七月三十日在金門金湖飯店協商,使得事件和平落幕。此事善後協商期間碰到凱米颱風來襲,兩岸官方互相慰問風災,陸委會表達願意提供陸方協助,國台辦也喊話兩岸要「相知才能相惜」。兩岸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下,確實需要堆疊更多的善意與互動,才有可能進一步推動交流。

中國大陸籍「三無」漁船事件至今已近半年,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開始時態度強硬,堅稱不是「撞船」,而且也提不出蒐錄影像證據,國台辦發言人痛批「極為冷血,令人不齒」。如此你來我往的空中交火,讓一個原本紅十字會就可以處理的簡單意外事故,演變成兩岸重大政治事件。加上賴清德就職演說強調「兩國互不隸屬」,使得問題的解決增添了複雜性和困難度。

此事幾經協商,六月間本要談成,大陸又祭出「懲獨二十二條意見」,使得談判一波三折,大陸提出「真相、究責、道歉、賠償」四大訴求,最後在「人道優先,死者為大」的考量下,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協議。在家屬生活得到照顧的前提下,先將罹難者遺體送回,每人賠償一百五十萬元人民幣。問題既已解決,至於真相、究責之事,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了,留待司法調查後給出答案即可。

金門事件落幕之後,還有胡姓釣客和「大進滿八十八號」事件,相信也很快會有圓滿的結果。本來這種海事糾紛在過去也經常發生,但多半透過紅十字會或是金門地方政府與對岸相關單位協調後,很快就處理妥當。

這次事件經過了近半年才得到解決,說明了兩岸當前的政治氛圍並不和諧,且雙方動輒隔空交火,不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讓兩岸的惡意螺旋不斷攀升。

金門事件其實也造成台灣難以彌補的損失,在事件發生之後,由於海委會的態度強硬,大陸國台辦宣稱「廈金海域不存在所謂禁止、限制水域」,大陸海警局也宣布將在此海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隨即於次日對金門觀光船強制登船臨檢,形同沒收金廈海域,過去中線的默契被打破,而且政府完全無能為力。如同裴洛西訪台後,台海空域的中線被沒收一般,對岸的軍機軍艦可以隨時越界,而且已經成為常態。

如果以「兩國論」來說,失去了海峽中線,金廈海域又被沒收,對一個國家而言,根本就是喪權辱國。所幸兩岸之間不是兩國關係,大陸至少還會在兩岸關係好的時候,維持默契,表達善意;在兩岸關係不好的時候,不僅沒收中線,還不時侵擾,讓軍方疲於奔命,漁民也不得安生。問題的源頭自然是出於賴清德的台獨主張。

金門事件達成協議,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說,兩岸交流需要百分之百的善意,百分之百的行動。

但是賴總統自上台以來,就以「兩國論」挑釁對岸,導致大陸相繼出手反制;至於兩岸的觀光團和學位生的交流更是零互動,既缺誠意又無行動,兩岸要如何堆疊善意?只能寄望金門事件能夠讓雙方得到經驗和教訓,只有互相忍讓、不要口出惡言,為了民眾福祉,務實開放交流才是兩岸和平的解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