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後拜登時代的生存哲學

 |2024.08.02
319觀看次
字級

拜登退選後,賀錦麗出線,美國政局位移,國際局勢也悄然改變,各國都默默在部署「後拜登時代」。後拜登時代的特色是什麼?改變的是什麼?大局將如何演變呢?

首先是對戰爭的厭倦。川普說得最直白,若他選上,絕不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這話表面上是和平宣告,但骨子裡卻是直指拜登的四年政策有可能走上第三次世界大戰。其實拜登任上只能用烽火四起來形容。引發俄烏戰爭,歐洲經濟崩壞,只有美國大賣軍火,獨占石油利益,經濟獨好。但這獨好的代價是擴大歐美之間的嫌隙,促使世界重回冷戰架構。美國表面上抓住北約,以安全問題制約整個歐洲,但歐洲反美聲浪亦在高漲。

後拜登時代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即是俄烏戰爭。烏克蘭軍火要從哪裡來?歐洲自保都不夠,哪有軍火製造能力?而美國的軍火供應也因烏克蘭消耗太快,生產都來不及。在這種情勢下澤倫斯基要自求多福,只能轉而求助於中國大陸的和平方案。

而中國在歐美的壓力下,早已想擺脫「援俄」的汙名,更樂得向烏克蘭買農產品,提供生活用品,以和平方案中介者的立場,爭取更多認同。雖然和平尚遠,但和談有望,這也給美國的選舉帶來變數。它意味著民主黨也不想再背負拜登的戰爭販子形象,想拉攏中間選票。

以哈戰爭也有所改變。納坦雅胡到美國訪問,賀錦麗乾脆不見他,而川普也不支持現在的戰爭。理甚易明,拜登支持以色列到了必須動用國家機器去鎮壓學生,施壓老師,甚至逼得幾所著名大學校長辭職的地步。這種在猶太財團主導下的政局,早已引起年輕世代的反感。民主黨雖然以老病為由逼退拜登,但拜登一退,賀錦麗的民調上升,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少數族裔、學生和年輕選票、女性選民。民主黨這才驚覺,拜登的民怨有多深。而那些到處招惹戰爭的政策,除了圖利軍火集團,根本無益民生。解決以哈戰爭將會是後拜登時代最重要的課題。而很顯然的,想拿年輕選票的賀錦麗,得有更多表態和實際政策才行。

改變最大的可能是東亞。日本、南韓、菲律賓都已預感到後拜登時代的風雲變幻,美國的印太戰略將不再是那麼鷹派,而可能是溫和的圍堵中國,因此開始改變對中關係。至少,日、韓、菲等東亞國家暫時不想捲入太深,否則美國大選結束,人事一動,政策一變,萬一只剩下自己在前線吶喊,獨自對抗中國,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審慎觀望,萬勿躁急,這是目前國際局勢的風向。連一向跟在美國屁股後面的英國,老奸巨滑的老牌民主國家,也都很小心不表態了,更何況年輕幼稚的東亞諸國。在這種局勢下,兩岸政策還是要先緩和下來,留有餘地,以免衝過了頭,兩岸對立太嚴重,到時不符合美國新政府的政策,萬一美國還想拉中國去解決俄烏問題,兩邊互相需要,那就可能轉變成美國「打小孩給大人看」的局面。

在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哲學,很不容易,只能兩邊都友好,根本不能單一依靠,否則就失去價值了。切盼台灣要好好思考後拜登時代的生存哲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