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當兩岸成了兩國 慣例就不是慣例

 |2024.07.06
399觀看次
字級

近三周來,大陸海警船在東海、台海、南海進行維權巡航活動期間,分別針對日菲台船隻採取警告驅離、登船查扣、必要管制措施等強勢作為。對於大陸咄咄逼人態勢,三方反應不一,日本最低調,菲律賓最激烈。

上月十七日,菲律賓軍人運送物資到菲中有領土主權爭議的仁愛礁,中方原同意菲方運送生活必需品,但查獲物資包括建築材料、武器彈藥等,中方認定菲方侵犯主權,必須堅決應對。於是兩方船隻爆發嚴重衝撞,菲軍有一人受傷,武器遭到收繳,這是近幾個月來雙方發生一系列衝突中最新且最嚴重事件。菲方官員第一時間指摘中方正在使地區緊張關係升級。

大陸海警在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領海內展開維權巡航活動已是常態,今年六月以來,兩度指控進入釣魚島領海的日本漁船及公務船,非法進入釣魚島領海,遂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並警告驅離,聲稱將繼續依法在本國管轄海域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活動。

對此日本選擇低調應對,僅由日本第十一管區海上保安總部(那霸)向日媒表示確有大陸海警駛入領海一事,但對於中國海警作為和說詞,則未多作回應,可見日中衝突並未升級。

本月二日,台灣漁船在金門外海作業時,大陸海警以該船涉嫌非法捕撈而扣押帶走,台灣海巡船趕抵現場救援時,卻被大陸海警指為干擾正常執法,依法警告驅離;由於當時海巡船艇已深入大陸管轄海域,為了避免升高衝突,停止緊追,只好眼睜睜目睹台灣漁船被迫駛向大陸碼頭。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正密切關注此事,鼓勵雙方保持開放溝通管道,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美國學者葛來儀、林洋近日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文章結論指華府有必要鼓勵雙方建立私下溝通管道,降低誤判風險。局外人說得輕巧,實際做起來卻是難若登天。

台海兩方,一方堅持兩國論,稱作「兩岸」或「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方則毫不遮掩直指台灣是「叛亂政權」。兩方都堅守住各自的政治底線,但兩方話說得過於通透直白,絲毫不見有轉圜可能。「兩岸」已經不是以前大家習以為常的「兩岸」。

在馬總統任內,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談判對話交流協調,通暢無阻,同時台灣也能以「中華台北」參與多個國際組織年會,但這一切在政黨輪替之後都已化為泡影。

賴總統自五二○上任之後,短短一個多月,在不同場合數度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跟進解釋:稱作「兩岸」或「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質就是兩個國家。眼見火愈燒愈旺,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趕緊出面校正回歸,稱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兩岸互不隸屬既是客觀事實,也是台海現狀。然而賴總統如持續堅持賴版的「互不隸屬」,兩岸之間互動,恐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

以往每至小管盛產季節,澎湖漁民多習慣到金門外海作業,早年兩岸關係良好時,大陸海警頂多對越界捕撈只是趕人驅離;上一次遭到扣船抓人情形,還是十七年前的舊事。

當前兩岸關係緊張,今年大陸休漁期間,澎湖漁民仍想援照慣例作業,沒想到慣例已不再是慣例,這次不但不講情面,扣船抓人,還一併沒收漁民傳統作業場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