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趨勢】中關村新業態帶來新夢想 文/記者王明浩、趙超、熊爭艷、屈婷等 |2024.06.29 語音朗讀 3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全體會議中演講。圖/新華社位於中關村大街、題為《生命》的雕塑。圖/新華社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展廳裡展示著入駐的科技企業。圖/新華社工作人員在中關村常設展上介紹柔性太陽翼平板式通訊衛星。圖/新華社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圖/新華社2024年4月24日拍攝的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明浩、趙超、熊爭艷、屈婷等創業,中關村與生俱來的基因。今天,這一基因正在發生新的進化。知春路二十七號,一座綠色玻璃幕牆的寫字樓鬧中取靜。這裡是中關村核心地帶,毗鄰高校院所。二○二三年春天,青年計算機科學家楊植麟在這裡的一間辦公室創辦了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這位「九○後」創業者與中關村的結緣始於二○一一年。那年,他考入清華大學,彼時中關村已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高地,培育出眾多家喻戶曉的上市公司。楊植麟後來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讀博士,在臉書、谷歌工作,發表AI相關論文二十餘篇,被引用超過二萬二千次,是中國大陸三十五歲以下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引用最高的研究者之一。在激烈的AI大模型競爭中,「月之暗面」突圍而出的優勢是「長文本處理」。該公司去年推出的Kimi智能助手,能在單次提示中處理多達二十萬字,今年升級版可處理二百萬字超長無損上下文。過去要一萬小時才能成為專家的領域,現在只需十分鐘,Kimi就能接近任何一個新領域的初級專家水平。這家已獲得人民幣近百億元融資的獨角獸企業,其位於量子芯座的辦公室,門口連公司標識都沒有。「AI不僅僅是我接下來一、兩年怎麼找市場定位的問題,而是接下來十到二十年,它將如何改變世界。」楊植麟說。像楊植麟這樣的AI創業者、從業者,正大量湧向中關村,不少已脫穎而出。今年四月,大陸公告已備案的一百一十七個大模型中,中關村有四十七個,約占四成。進入人工智能周期初夏,北京西二旗,中關村軟件園。早上九點開始,年輕的人群從地鐵口湧出。他們中不少人背著公司統一配發的雙肩包,裝著筆記型電腦,似乎隨時可以拿出來寫上一行代碼。從硬體、軟體、網路、數據庫、雲計算到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迭代帶來的產業周期,在西二旗量化地呈現出來,各領一段風騷的互聯網大廠就是最好的載體。大廠逐夢,曾是這裡數十萬程式設計師的理想。「迭代是技術世界的主旋律。」第一批來到西二旗逐夢的產業分析師岳唯天認為,「大廠夢」不過是產業某個發展階段的產物,隨著IT產業進入人工智能的新周期,新業態已帶來新夢想。大廠,早已不是西二旗唯一的標籤。把視野拉開,西二旗只是中關村創新鏈與產業鏈的一環。它從來不是獨立存在,一直與中關村乃至北京整個產業生態群落互鏈互通、協同發展。今年四月,中關村軟件園入選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授牌的首批二十三家「中關村特色產業園」,此外還有中關村積體電路設計園、中關村壹號、金隅智造工場、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邁向世界級驅動記者走訪發現,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從而掌握產業發展主導權,已經成為中關村企業的共識。五十五歲的龍芯中科創始人胡偉武為最新一次發布會取名「到中流擊水」。「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我們必須構建自己的底層技術,獨立於X86和ARM體系之外的自主軟硬件生態。」他說。中關村也在中流擊水。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雙發動機」作用突顯,有望成為中關村邁向世界級園區的關鍵驅動力。數據顯示,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大陸前列,大數據、信息安全市場占有率第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聚集了一千八百餘家企業。從「電子一條街」到「一區多園」大版圖海淀黃莊,一座名為「生命」的現代雕塑矗立在路口。不斷向上的DNA雙螺旋結構,象徵著中關村生生不息的創新精神,昭示著中關村勇攀高峰的使命追求。四月二十五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的最新成果大規模量子雲算力集群亮相二○二四中關村論壇年會的開幕式。五百九十個量子比特「飛馳」雲端,多項指標躋身國際第一梯隊。千星入軌千億營收這片熱土上,引領創新的使命在迭代。從最初計算機、通信、電子等領域的跟隨跟跑,到加大原創性引領性科技創新,逐漸開始與國際並跑,甚至在部分領域領跑,如今,中關村湧現出新一代量子計算雲平台、新一代二五六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全球首枚成功入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等一批重大成果,已成為中國大陸自主創新的主陣地。這片熱土上,引領產業發展的使命在迭代。距離曾經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三十多公里的北京東南部,極具未來感的「火箭一條街」在中關村亦莊園悄然形成。地盛南街到榮華南路的二公里範圍內,「朱雀二號」等多款身懷絕技的火箭,從這裡「出發」。大陸百分之七十五的民營火箭整箭研製企業在這裡聚集。「目前,亦莊已聚集七十餘家航天領域企業,產值規模超過三百億元(人民幣)。」中關村亦莊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正著力建設商業航天特色園區和產業生態,打造「千企聯動、千星入軌、千億營收」的商業航天創新集群。一碗小米粥開始創業從高空俯瞰,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屋頂覆土植綠,像一枚葉子點綴於繁華的車水馬龍中。今年四月起,這裡作為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投入使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向東約二公里,是中關村的「起點」︱︱當年被稱作「電子一條街」。現在的中關村,已不局限於北京西北端的一百平方公里範圍,而是由一塊塊「飛地」連接成網的「一區多園」大版圖:從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到海淀園、豐台園、順義園……總面積達四百八十八平方公里。這片土地上,分布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一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科技服務業、醫藥健康、積體電路等九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一萬七千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百多家上市公司、八十五家獨角獸企業,其中十一家企業年營收超過人民幣千億元。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的中關村科技園,辦公區域一片忙碌。「今年一月十日正式開業,馬上著手組建醫學檢測中心,研發人員招聘也同時啟動。」科技園內的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許蒙超說。「揭牌至今,已累計對接企業四千零四十五家,吸引六千餘位企業家考察調研。」科技園總經理助理徐天鴻說,半年多時間落戶企業達到九十餘家。「二○一○年,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在很小的一間辦公室就開始創業。中關村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一個十幾人的小公司從創辦之初就心懷天下,希望做全球市場。」二○二四中關村論壇年會全體會議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無限感慨。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古城印記】郟縣遇見蘇東坡 下一篇文章 【古城印記】廣勝寺 洪洞千年古剎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