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浮光】和永樂到巴生

文/楊錦郁 |2024.06.28
405觀看次
字級

文/楊錦郁

巴生位在雪莪蘭州西部,瀕臨馬六甲海峽,是馬來西亞中部重要的港口,因為地緣關係,自開埠以來,聚集了來自中國大陸、印度、西方、非洲各地的移民……形成多元民族融合的城市特色。



過往幾次到吉隆坡,身為穆斯林的永樂不是正在封齋,就是到外地演講,經常失之交臂。這次隔了五年、在開齋節幾天後重訪吉隆坡,她正好在家,於是那幾天,她既出現在我們活動的現場,也隨時準備接應我和先生瑞騰。

活動結束,在回台之前,我們有一個白天的空檔,我跟她說,想去她家看看。十幾年前,我們和另一個學者曾到她家住過,對她家寬敞怡人的環境留下深刻的印象。幾年前,聽聞她專擅土木工程的丈夫玉輝,花了不少心力將兩層樓的住宅重新改造裝潢,讓我興起前去探索記憶裡她家的樣子。

永樂說,我們難得來一趟吉隆坡,她和丈夫計畫空檔當天上午到飯店來接我們一起去巴生,下午回她家休息,傍晚再送我們去八打靈,也是先生瑞騰當晚要演講的地點。

永樂夫婦在約定的時間開著車到飯店來接我們,認識已經三十多年的彼此,有如親人般的情誼,一路上無所不談。而我總是忘不了初見永樂的那一幕,一九八八年,我陪先生前往新加坡參加由德國歌德學院和新加坡作家協會所主辦的「第二屆華文文學大同世界國際會議」,那一次的研討會主題是「東南亞華文文學」,與會的學者來自全球各地:有美國來的周策縱、德國的馬漢茂、顧彬、香港的黃維樑、新加坡的王潤華、淡瑩,馬來西亞的姚拓,永樂多斯、戴小華,以及從大陸和台灣前往的諸多學者。受邀的學者們住在半島酒店,開幕當天,大家在飯店前集合,準備全體搭車往會場。忽然聽到黃維樑教授說:「永樂公主來了。」我轉過頭,看到永樂多斯穿著一件直筒的鵝黃色洋裝,洋裝下滾著白色雙層裙襬。永樂的臉上有一對梨窩,讓她的笑容顯得甜美可人,我當下心裡浮現一個念頭「我想跟這個人做朋友」。之後才知道她當時懷著胎中的小女兒,而她的維吾爾族名字永樂多斯是「天上的一顆星」的意思,大家都膩稱她永樂。

那幾天,她住在新加坡的好友,也是著名的小說家商晚筠到酒店來陪她住,我因在寫一系列的作家專訪報導,約了商晚筠做一場訪談,訪談當夜,我前去敲永樂的房門,我和她倆並不熟,卻有種一見如故的親切感,永樂慵懶的斜靠床上,明顯是個孕婦的樣子。當我們訪談告一段落,永樂說「我們來點room service 好不好?」「好啊!我最喜歡點room service,我要吃新加坡炒米粉。」我馬上附和。那一回之後,商晚筠成為我的筆友,而永樂因為父母定居在台北,常會回台北探望雙親,每次我們總會見一面,她大都會帶著媽媽和年幼的小女兒出來,長年下來,我不但和她,更和她河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母親成為好友。

玉輝邊和瑞騰聊著,邊沉穩的開著車,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已經進入巴生市了。巴生位在雪莪蘭州西部,瀕臨馬六甲海峽,是馬來西亞中部重要的港口,因為地緣關係,自開埠以來,聚集了來自中國大陸、印度、西方、非洲各地的移民,加上當地的原住民,形成多元民族融合的城市特色。

我們先到五條路的觀音亭,這座古廟有四大殿堂,是巴生最古老的廟宇,垂眉歛目的觀音菩薩百年來默默地守護著華人移工們的生活,成為移民者重要的精神寄託。我們入廟禮佛片刻後離開,車子轉往巴生另一處著名的地方,即是肉骨茶的發源老店──陸橋下的盛發肉骨茶店。肉骨茶店門口處是灶爐跟料理台,兩、三個工作人員雙手沒停下來過,從大鍋中勺起一瓢瓢烏亮的肉骨茶湯,後邊桌上堆著功夫茶具以及一疊疊的單柄砂鍋,望向室內,食客們據案而食,每桌都點了豐富的小碟。牆上有新的彩繪,是十幾樣的中藥材和肉骨茶的合成圖,梁下則掛著創店之初的許多老照片。

我跟著玉輝入店,觀光客般的到處拍照,他則跟店家買下所剩不多的湯底包,一邊跟我解釋老店的創始人名叫李文地,來自福建永春縣。其實早年巴生的移工多半來自福建永春,移工們須要大量的體力,於是常集資買中藥材去找當時在市場擺攤的李文地,請他用豬骨熬煮中藥,補充體力,漸漸有了肉骨茶湯的拓點,據悉光在巴生市就有超過三百家的肉骨茶攤,每家都有各自的配方,而李文地的「盛發」被視為創始店,吸引了不少觀光客

拿著剩下的幾包料理包,玉輝兄跟我指了不遠處的巴生火車站,那是一棟紅磚屋瓦造型的維多利亞式的白色平房,正因為這條鐵路的通行,讓不靠海的吉隆坡可以聯接通往海港的交通,逐次興起,成為首都。接著他說要帶我們去看一家網紅的中國酒店,中國酒店側身在一排街屋中,這家從一九四○年開始營業的店,外觀並不特別顯眼,進了店但見客人滿座,進門處擺著一籃籃的當地點心,如油條,油炸物、顏色鮮豔的馬來糕、椰漿飯,供客人內用或外帶,也可以按菜單點咖椰麵包、咖啡烏、煮雞蛋,感覺就是一家傳統的早餐店,不過這樣的店在當今思古情懷下,反讓遊客趨之若騖。永樂不讓我買油條,她說這裡的油條不同於台灣的酥脆,就是炸麵粿,於是我們改選其他的兩樣馬來點心,甜滋滋的滿特別的。

中國酒店轉個街角就是小印度街,站在街角前渣打銀行的走廊下往對面望去,是巴生著名的消防局,這座紅白交錯,維多利亞式的平房建築,興建於一八九○年,如今還設有消防博物館,裡面呈列著一百多年來,各年代的消防設施和出勤工具等,和消防局比鄰的是一棟白牆藍圓頂的印裔清真寺。這個街角很特別,既有清真寺,轉進小印度區,又有印度廟,多元種族融合也顯現在宗教上。

我們在小印度街隨意穿梭,看到許多金飾店、香料店、鮮花攤,開齋節剛過幾天,這裡還洋溢著節慶的氛圍。在市區走馬看花一番,玉輝兄載我們來到巴生河畔一家有名的海邊海鮮餐廳午餐,他和永樂說這家常有駐外人員在此宴客,他們的孩子從國外回來時,也會想來這裡來吃點馬來風味。那一餐我們四個人配著椰子汁,吃得無比暢快,尤其一鍋煲粥,更讓人唇齒留香。

因瑞騰晚上還要演講,永樂貼心地說接著返回她家,她已把女兒的房間整理好了,瑞騰可以休息一下。車子開回吉隆坡,印象中永樂位於稍為市郊山坡上的房舍,如今卻變成在城市裡的一處獨門獨院社區,她家一樓改成十分寬闊的客廳,多了幾面的露台,原先的書房則移到二樓,和我記憶中的樣子完全不同,而綠意似乎更加無所不在。永樂安頓好瑞騰,讓玉輝也進房休息。然後利用空檔,開車載我下來,去附近社區一間咖啡館。咖啡館有點居家風格,是我喜歡的溫馨氛圍,場地不大,幾乎客滿,只剩下一張雙人桌,永樂說這家的甜點很好吃,可惜我吃不了,點了一杯卡布奇諾,覺得滿意。我們坐了片刻,便因時間所限,起身離去。

後來我總會不時地想起那家咖啡店朦朧的氛圍,想起我和永樂因店內聲響,沒多做交談,純粹安靜的品嘗一杯精心烹調的咖啡。我看著永樂啜飲咖啡時,臉上的梨渦綻放如美麗花朵。「我終於和這個人成為好朋友。」我也不自禁的漾著笑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