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牙齒大探索 文/林育安 |2024.06.13 語音朗讀 20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樹下繪本圖/樹下繪本圖/樹下繪本 文/林育安哺乳動物在演化的過程中,牙齒型態會隨著其所採食食物種類的不同,而構成不同的樣態。因此,我們可以依據牙齒的外觀型狀與組成結構,將其分為草食性動物,例如牛與羊;肉食性動物例如獅子、熊與狼;而我們人類與猴子、猩猩等則為雜食性動物。所吃食物 分屬齒型草食性動物牙齒的齒型屬於「研磨型」,以採食草類為主,由於草類植物含有豐富且不易消化的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木質素等成分,因此臼齒及大臼齒的齒尖就演化成平板狀,以利於將草類植物研磨成細小的食物。肉食性動物的齒型屬於「剪切型」,以利於撕裂所捕獲的獵物,其臼齒及大臼齒的齒尖突出且甚為發達;雜食性動物的齒型屬於「對壓型」,同時具有草食性與肉食性動物牙齒的特徵,臼齒和大臼齒的齒尖呈高低交錯突起,使得咀嚼面能磨碎食物。小小牙齒 功能不少牙齒除了採食、獵捕與咀嚼食物的功能,還可以做為威嚇、打鬥及防衛的武器。每種動物都有領域性,當有其他動物侵入其腹地範圍時,動物為了守住領域,會先以各種方式警告侵入動物,例如發出吼叫聲,或張大嘴巴露出呲牙裂嘴的牙齒以威嚇侵入的動物,例如老虎、獅子、狼、熊或猴子等。若是侵入的動物未馬上離開,還繼續往前入侵時,除了腳與爪可攻擊,動物還會用牙齒加入戰鬥行列,撕咬對方,使其迅速地撤離。另外,動物到了繁殖期,雄性動物則會以頭、角、身體、腿、腳、爪及牙齒做為打鬥攻擊的武器,擊退對方,以爭取與雌性動物「繁衍後代」的機會。而草食性動物或是雜食性的哺乳類動物,為了防止肉食性動物的獵捕,除了以身體各部位做為反抗,也會以牙齒「做為防衛武器」,驅離獵食者。例如野豬的犬齒會不斷地長長,並從嘴巴露出於外形成鋒利的獠牙,當有獵食者想要獵食牠們時,牠們會以獠牙做為防衛的武器驅離獵食者。動物雌雄性別的分辨,除了藉由其外生殖器、角與毛色等做為辨別指標,有些動物的牙齒也可以做為「性別辨識指標」。一般而言,草食性的動物只有門齒、臼齒與大臼齒,但草食性動物的公馬具有犬齒,母馬則無。若考古學家發現到馬的骨骸時,就可依據馬頭骨上犬齒的有無,判定是公馬或是母馬了。另外,山豬幼小時犬齒不會露出來,當其生長到約6個月齡時,公山豬上下顎各一對的犬齒,會由嘴邊二側長出,形成所謂的「獠牙」,而母山豬的犬齒較短不會露出於嘴外,因此從獠牙有無露出於嘴外,就可以辨識山豬的性別。生活於非洲及熱帶雨林的疣豬,公豬及母豬雖然都具有2對獠牙,但是母疣豬獠牙較公疣豬短,也很容易辨識。防衛性別 年齡健康動物的牙齒又可以做為「判定年齡」的參考指標,如剛出生的馬沒有牙齒,約出生7~10天,開始長出門牙,到了6~9個月時,口中就有一套完整的乳齒。隨後乳齒逐漸脫落而被恆齒(永久齒)所取代,2.5歲永久門齒生長,3.5歲永久中齒出現,4.5歲永久隅齒出現,到了5~6歲時,馬口中已全然是永久齒了。另外,牙齒亦是「判定動物身體健康」的指標,動物若有牙齒有蛀牙,掉牙或是牙菌斑產生等,都會影響牙齒的健康情形,以及可能會引起牙齦周邊的腫脹疼痛的發生,影響捕食、採食與咀嚼食物的功能,以及腸道對食物營養分的消化與吸收能力,造成健康狀況亮起紅燈。從上面所述,看似一顆小小的牙齒,卻具有許多的功能性,你是否也覺得很奧祕和神奇呢。 前一篇文章 【徵稿啟事】 下一篇文章 口腔裡也有粉碎機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撒網與捕魚蜘蛛動物有哪些捕魚高手?諾貝爾獎最接近數學一次?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神奇圓周率冒險從圓周率到太空 作者其他文章什麼動物不以染色體決定性別?水災後無形殺手 類鼻疽天氣這麼熱 竟是土壤在惹禍有些部位大腦 管不到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彈塗魚 泥濘地活動有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