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主持人(吳林林):《修剪生命的荒蕪》這本書是我們星雲大師所講的小故事,由他的弟子結集成冊。最初我希望星雲大師能夠接受採訪,幸運地,他真的接受採訪,把我嚇了一跳。他4月4號從海外弘法回到台灣,4月5號就接受我的採訪,我來不及通知,因為那天放假,我跟助理揹著設備就到松山的道場(佛光山台北道場)去。這本書的小故事給我很大的開示。
等一下聽友們會聽到一段訪問,是我採訪星雲大師的現場,當然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可能效果不是這麼好,很希望聽友們有耐心地聽下去。
一句話可以改變人生
大師:我記得距離我們第一次見面已經四、五年了。
主持人:是,您記得。
大師:你問我的問題,不要顧忌什麼,儘管選你想要問的,敏感的問題也不要緊,我不忌諱。
主持人:我為什麼會來看您?就是我們時報出版公司出版了這本《修剪生命的荒蕪》。這本書我一拿到,就詳細讀了一下,覺得現在的人就是需要這樣簡短的、容易了解的;因為講大道理,他聽不懂。
大師:有一千多則。我在電視台講過了以後,就由學生把它記錄下來,但是有的時候我看他們記的內容都不同,我也還沒有時間去整理。
主持人:現代人的生活步調非常快,功利主義,也很急,如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他可以受到一句話、一個故事的感召,讓他可以自己了解,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師:這就是佛教裡面說的:四句偈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布施。現在,不但四句偈,一句偈、一句話都可能改變整個人生!所以,文字語言不在多,而在有用。
主持人:我把師父這本書讀完以後發現,我們過去都以為殺人放火是很大的罪孽,其實一句話「禍從口出」,傷人更嚴重。這裡面寫到十條戒,居然有四條是從口出的。這嚇我一跳,也才知道這是多大的傷害。
大師:傳說閻羅王審判殺盜淫妄的人,當他判決一位著書立說的人的時候,罪判得很重。那個人說:「我的罪為什麼這麼重?」他說:「你上一世的語言文字還流傳在世間,多少人還在受害啊!所以罪過要更重一點。」
主持人:師父,我看到您這段話以後,於心警惕,覺得真的要謹言慎行,有時候開玩笑的話,也許說者無心,但傷害卻造成了。話一說出去就收不回來,還是要小心一點。
《修剪生命的荒蕪》、《一池落花兩樣情》這兩本書,我真的是非常願意讓所有的聽眾讀者都能拿到,所以這二本書在我的廣播節目,我是買來送的,如果有聽友來信,我都送。
大師:這裡也有一些是人家要給我們送人的 ,可以供應給你。
主持人:我的聽眾真的有佛緣也很有福氣。師父,在這本最新出爐的書裡面,有幾則故事是您最主要的開導?
大師:像這樣的故事一共有一千多條,就是過去我在電視台講的《星雲說喻》,講過以後有人幫忙記錄下來,就這樣出版了。我看刊出的第一篇是〈我來了〉。
主持人:這篇我很感動。講到這篇,不要說是聽了,光是看到「我來了」這麼簡單的三個字,就教人很感動。一個憨厚的鄉下人,他把自己的工作、把自己開的小印刷廠放棄,然後跟隨師父。在您剛開始弘法最需要人的時候,最艱苦的時候,他的一句「我來了」,師父您記了五十年。
一個承諾信守一生
大師:另外,現在在宜蘭仁愛之家,也有兩位已經服務三十三年的出家人,他們在那裡照顧老人,可以說一個老人的老病死生都是他們照顧的。有時候一天死一個,一個禮拜死幾個。老人很多,但是他們就像孝子賢孫似的,無怨無悔。
為什麼?當年在佛學院畢業典禮上,我問大家:「什麼人願意到那裡服務?」他們兩個人舉了手。現在他們自己也說:「我一舉手三十年。」
主持人:一舉手三十年。
大師:所以,人要對自己負責任,因為「負責任」,生命才有價值。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對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都應該要負責任。
主持人:是,而且師父您在《修剪生命的荒蕪》裡面,我覺得最讓人感動的是,您完全道出現代人生活上的亂七八糟。高官也好、民意代表也好,他們沒做壞事,可是您完全道出他們生命的沒有規則。
您這邊寫「一期一會」,我看了都笑了,為什麼呢?現在的人出席宴會,晚餐來了,「對不起,我還有三攤要趕!」敬酒,他先乾為敬,然後就跑了。他以為人到了,心意就到了。
到了第二個地方也是一樣,「哎呀!我剛剛從兩個地方趕來,我跟大家喝一杯。」他又跑了。甚至自己沒吃沒喝,連主人、客人都搞不清楚就跑了。您說這也是不對的。
大師:因為多就不好,單純最好。
主持人:您說應該負責,就是今天晚上我承諾了,我就應該要把它做好,這也給我很大的啟示,因為我也犯了這個毛病,跑到最後,腸也跑壞、胃也跑壞,也沒吃沒喝,主人、客人沒有一個對我滿意。
簡單生活即是美好
大師:所以,很多的人在生活裡面能可以恢復單純、真情、深意,這是很美好的。
主持人:師父的意思就是生活要簡單一點。
大師:比方你這次沒有時間來,不要緊,就下次來。把它平衡下來,不是每次必到、有請必到。如果是應付心理,不如實實在在的比較好。
主持人:是的,師父說得是,與其應付,還不如誠心誠意待在那裡。我覺得不但在言語、道德上,還有生活的小地方,師父的指導很多,您今天講的我都會記住。
大師:最近張小燕小姐講一段故事,我也可以貢獻給你。他說這個故事影響了他,這是我十幾年前講的,到現在他還是很受用。一段什麼事呢?
有一個禪師很喜歡蘭花,可是他出外的時候,徒弟把他的蘭花架弄倒打壞了。「這下不得了,師父回來不知道要如何生氣?」師父回來了,徒弟立刻上前賠罪:「師父,隨您怎麼處罰,求您不要生氣。蘭花打壞了!」師父就說:「我種蘭花,一是美化環境的,二是供養佛祖的,我不是為生氣種蘭花的。」
所以,張小燕小姐說:「從那次以後,我主持節目就不生氣,我不是為生氣來主持節目的!我在餐館叫菜,菜來得很慢,我也不要生氣,我不是為了生氣來吃飯的!」
主持人:對、對、對,師父說得是。
大師:所以,現在的人都要想一想:我不是為了生氣來人間做人的,我是為歡喜而來的。這就是「修剪生命的荒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