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要懂得自己的身分2-2

文/星雲大師 |2024.06.12
57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中廣新聞「咖啡時間」吳林林小姐專訪 時間:一九九九年四月五日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



主持人:時時有喜悅的心。這是真的,有很多人常常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想開一點,你來看電影不是來找氣受的,對不對?雖然要排隊,安之若素也滿好的,在《修剪生命的荒蕪》中的這個故事我記得。

修好身、口、意

大師:我想,在佛法裡面,一句偈、一句話,整個人生你能依著它做,比什麼金錢都重要。



主持人:這裡面還提到戒條,男眾有二百五十條,女眾是三百四十八條。不過,這裡面說,其實非常簡單,就只是修好身、心、意。



大師:身、口、意。



主持人:只要三個就好了?這樣子,我又很高興了,我覺得我是一個不大受教的人,我是一個非常入世的,不能出世的,可是看完這本書給我很大的感動。



大師:其實戒律只有一條,就是「不侵犯」,給人自由。比方說五戒,不殺生,尊重你生命的自由,不侵犯你的生命;不偷盜,尊重你財產的自由,不侵犯你的財產;不邪淫,尊重你身體名節的自由,不侵犯你的身體;不妄語,尊重你信用、名譽的自由,我不侵犯;不吸毒,酒就是毒,不吃毒品、不喝酒,我的身體健康,智慧也好,人際關係也好,都不會受到損害,不會侵犯別人,也不會侵犯自己。

所以,所有的戒就是「自由」的意思。犯戒了,就像現在一些犯了法關到牢獄裡的人,都是因為侵犯了別人才失去自由的。



主持人:那麼這讓我更容易記住了。時時常記在心,不管什麼戒條,就是尊重生命,就是自由;自己自由,也尊重別人的自由。

戒律即尊重生命

大師:最近教育部在教育方面強調「重視生命」。其實,佛教的戒律就是重視生命。



主持人:現在年輕人常常套用廣告詞說:「只要我高興,什麼都可以。」這是不對的。



大師:只要我高興,別人不高興的話,什麼都不可以。



主持人:這句話真好,「只要我高興,別人不高興的話,什麼都不可以。」如果我高興,別人也高興的話,還是可以選擇性的。



大師:我不高興的,別人需要的,我也應該要為別人而高興的去做。



主持人: 是的,那可能只有師父您做得到了。

大師:我常講,我一生有很多的興趣、歡喜的事情,最後都不能去做;很多我不願意的,但是有人出來講他需要我這樣子做,我就不能為了我歡喜、不歡喜,我要為佛教、為大家去做!所以,歡喜、不歡喜這個標準,不是個人的,應該要為了大家,共同努力。



主持人:師父把故事記得很清楚,您說您不記得,其實您記得很清楚,您所有講的故事都在這本書裡面,我受教很多。因為我平常就像您說的,忙來忙去,不知所以,每天都在忙,也做不出什麼偉大的事情,所以我也很慚愧。



大師:你客氣了,你很聰明的。



主持人:像您說到「一滴水」的故事,我也很喜歡。

重視因緣果報

大師:那是一個出家人,他拿熱水給師父洗腳,因為水很燙,師父就要他加一點冷水,加了一點冷水以後,還有很多水剩下來,他隨手就把它倒掉了。師父很生氣,說:「一滴水澆在花上,花會成長;一滴水給人喝,人會解渴,為什麼要把那麼一盆水糟蹋了呢?」後來他為了紀念師父的開示,就自己叫「滴水」這個名字。



主持人: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在生活上隨處看得到,對不對?這盆水太燙,我倒一半進去,剩下的半盆倒掉?不可以,要珍惜!



大師:在佛教裡面,福報等於銀行存款,用完就沒有了,所以你要積福積德,留一點慢慢用,不要統統都倒了。



主持人:聽師父一席話,真的是勝讀萬卷書。不過我做這個節目以來,聽友們問得最多的還是感情問題,趁這個機會,是不是請師父給我們大家一些開示?

大師:佛教講因果,菩薩和凡夫眾生對因果的看法不同,有兩句話說:「菩薩畏因」,菩薩畏懼因,「眾生畏果」,眾生不怕因,做壞事會怎麼樣他不怕,但結果出來了,他很害怕。就像竊盜,當他在竊盜的時候都還不知道害怕,一直到了鋃鐺入獄,後果出來了,「哎喲!」他就害怕了。

所以,現在講到人間的情感、金錢、朋友、事業,問題不是在結果產生的時候,主要是在「原因」。

有時候兩個人吵架,光是在結果上計較 ,解決不了問題,把原因找出來就好。所以,自己的苦惱、煩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假如是我的錯,我要改;是別人的錯,我要原諒他。比方說情感失意了,我常講:「天上的星星千萬顆,地上的人兒比星多,為什麼苦惱、煩惱只為他一個?」這划不來的啊!所以,你眼光要放開,放遠大一點,不要鑽牛角尖。

金錢也是一樣,或許是給朋友騙了,一時經營不好,沒關係!佛教講「無常」,這只是一時的,我再努力,不是還會好起來嗎?無常不是完全不好,也會更好。所以,運用佛法講的因果、無常等等道理,開擴自己心裡的世界,都能解決這許多問題。



主持人:師父說的是,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也常常困擾著我,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佛教徒,那麼基督教、天主教甚至於回教,師父您對其他宗教人士,有些什麼不同的看法或建議?



大師:在我現在的程度的了解,天主教的天主,基督教的耶穌,回教的穆罕默德,甚至於我們中國民間的媽祖、城隍、王爺,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其實在我看是一個的,都是我們的心。不管你信仰的是什麼,就看你心裡的昇華、你心裡的定位,看你把心中的神明定在一個什麼位置,就是那一個!

所以,這許多神明都不光是在心外的,你要探討自己心中的神明的地位、神明的層次。我是覺得,人人是神、人人是佛,每一個自己都是最尊嚴、最崇高的。所以,信仰是信什麼?信自己!在佛教裡面有一句話:「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就是皈依自己,皈依真理,不去皈依其他。

學習自我肯定

最近我常常叫信徒講一句話,我說:「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大地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佛,你敢講你是佛嗎?」我就叫他們跟隨我講:「我是佛!」他們就說:「我是佛!」我說:「這很好,你已經承認你是佛,回到家就不能吵架了。佛祖還吵架嗎?不會!你回到家裡,吃菸吃酒,也要想想:『佛祖有吃菸喝酒嗎?』沒有!」可能即刻你就改變了你的人生。

不但如此,管它哪一個宗教的人士,今後只要遇到煩惱、遇到什麼不如意的時候,就講自己。比方說我是做爸爸的,你對兒子有一點意見了,「我是爸爸,爸爸對兒子應該怎麼樣身教……」你是做兒子的,你就想:「我是兒子,應該怎麼樣對父母親……」甚至我是哥哥、我是弟弟、我是姊姊、我是妹妹、我是你的朋友、我是你的部下、我是你的長官……懂得、明白自己的身分,即刻世界就不一樣了。

煩惱從哪裡來?就是不認識自己。對於金錢、愛情,你要想:「我是人,我能為了求不得而把你殺了嗎?能破壞你嗎?我愛你,我就要尊重你,我要讓你選擇你的幸福啊!」所以,懂得自己的身分,我是人,這個世界就很美好了。



主持人:聽眾朋友!我們「咖啡時間」過得好快,一杯咖啡一會兒又喝完了,時間又到了。我們下個星期,同一時間,空中再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