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印記】常熟虞山 一趟心曠神怡的文化之旅

文/記者朱旭東 |2024.06.08
389觀看次
字級
春雨中的鐵琴銅劍樓大門。圖/新華社
〈虹月歸來圖〉。 圖/受訪單位提供
虞山上「雄鷹線」的指示牌。圖/新華社
虞山與常熟城市景觀。圖/受訪單位提供
虞山文學橋旁的孔子和言子石刻像。圖/新華社

文/記者朱旭東

從早期的仲雍、言偃推動的文化啟蒙,「耕讀傳家」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始終是常熟的重要底色。



夏日已至,常熟虞山,一片蔥蘢。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明代沈玄《過海虞》中的這句詩,最能勾勒出常熟古城的脈絡:虞山高臥,曲水徑流,山水相和。七條發源於虞山的河流穿城而過,恰似古琴七弦,故常熟又有「琴川」之謂。

虞山,古稱「烏目山」,又稱「海隅山」。數萬年前,虞山由長江口外的一座孤島,演變成海邊的孤山。二百六十三公尺的海拔相對很多名山而言,並不出眾。不過,在一望無際的江南平原,小山也是大地脊梁。虞山承載記錄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更有「吳文化第一山」的美譽。

「江南福地、常來常熟」,這句耳熟能詳的城市推介語,令人回味無窮。而借助虞山,也能細品常熟這顆江南明珠悠久的人文歷史。

祭孔同時祭拜子游

早在距今近七千年之際,常熟境內就有馬家浜文化,以及後繼的崧澤、良渚文化先民繁衍生息,但常熟的文化地標,還是虞山。

公元前十一世紀,商代末年,周太王鍾愛幼子季歷之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主動避位於姬昌,「乃奔荊蠻」。兩人依照當地習俗,斷髮文身,與民同耕。他們帶來了當時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受到土著的歸附和擁戴,自立為「勾吳」,泰伯為君長。勾吳國,即春秋時期吳國的前身。

「泰伯奔吳」,是江南地區得到中原移民開發的標誌性事件。泰伯去世後,因無子嗣而由仲雍繼位。仲雍去世後葬於海隅山,因仲雍又名虞仲,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吳文化始祖,將海隅山改名為虞山。

周武王滅商後,實行分封制,賜勾吳為諸侯國,冊封仲雍的曾孫周章為吳王。唐代陸廣微《吳地記》載「仲雍、周章並葬虞山東嶺上」。如今,仲雍墓已成為虞山的象徵,也是江南地區重要的吳文化遺址。

早期虞山的文化記憶似乎與後世的文教興盛相差甚遠。當時,江南澤國尚屬蠻夷之地,特別在文化禮制方面落後於中原地區。於是,一位年輕的常熟人北上求學,拜於孔子門下,成為孔子弟子中文學水平最為突出的人,此人便是子游,稱「言子」。

言子名偃,孔門十哲之一,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孔子曾讚許道:「吾門有偃,吾道其南。」

春夏之交,虞山腳下遊人如織。尋訪仲雍墓的遊客不多,因為仲雍墓藏在半山腰,須繞過一兩處茶室,多番打聽才能尋見。遊客更喜歡在山腳下施施然踏上文學橋,走過言子墓道,拜謁言子墓,沾沾這位「文狀元」的喜氣。

言偃二十八歲時,孔子去世。守墓三年內,言偃與學友冉雍、卜商等編輯孔子生前言論及事跡而成《論語》,為保存儒家文獻、傳播儒家思想作出巨大貢獻。

六十一歲時,言偃遵先師遺訓,返江南故土傳道講學,六十四歲去世,葬於虞山東麓。

言偃是儒家思想在江南傳播的第一人,後世尊其為「南方夫子」。清康熙帝、乾隆帝讚他「文開吳會」、「道啟東南」。而言偃提倡弦歌教化,與形如「琴川」的常熟,似乎有種天然的巧合,也促成虞山成為吳文化裡的重要意象。

文廟在大陸許多城市都有,大多是為了祭祀孔子而建。常熟的文廟卻與眾不同,它除了祭孔之外,還將言子作為祭祀對象。文廟東軸線上設言子專祠,體現了常熟對他的尊崇。



一箸麵、一口湯、一杯茶

幸福滋味氤氳開來

從早期的仲雍、言偃推動的文化啟蒙,到此後歷代的農業進步與城市發展,這種「耕讀傳家」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始終是常熟的重要底色。而私人藏書家的成批湧現,則是其中精妙的一筆。

中國古代的藏書分為官藏和私藏,官方藏書雖然規模宏富,但往往束之高閣,且多隨政權更替而湮滅。因此,社會文化的傳承,很大程度上仰仗私人藏書家。

據統計,明清兩代總數還不到三千人,僅常熟就有三百多位藏書家。人們將崛起的常熟藏書家稱為「虞山藏書派」,和虞山畫派、詩派、琴派、印派,共同構成了常熟文化藝術的特色。

位於常熟古里鎮的鐵琴銅劍樓,是虞山藏書流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清代四大藏書樓之翹楚。在一個下著綿綿細雨的春日,記者慕名前往參觀鐵琴銅劍樓紀念館,在館長王宇的介紹中,開啟一趟心曠神怡的文化之旅。

以傳承古籍為己任

「鐵琴銅劍樓是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因樓主瞿氏收藏有鐵琴一張、銅劍一柄而得名,其藏書歷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間,以藏書數量多、質量高而聞名。」王宇說,藏書樓內所藏珍本、善本書籍最多時超過十萬冊。藏書樓的主人一家五代,以保護、傳承古籍為己任,讓這座藏書樓留存至今。

「封建時代,鐵琴銅劍樓已經具備公立圖書館的功能。很多人慕名前來查閱資料,歷任樓主還為他們提供免費食宿。一些家道中落的讀書人,除將家中所藏賣給鐵琴銅劍樓,還在古里以抄書為業。抄書,後來成了古里一大產業,很多老輩人,白天在地裡做農活,晚上就幫瞿家抄書。」王宇娓娓道來,「很多藏書樓歷經一代而終,鐵琴銅劍樓歷經五代,一直在收書、藏書、護書。」

從咸豐十年至同治二年,因為太平軍與清軍在上海的拉鋸戰,時任樓主瞿秉淵、瞿秉清兄弟將藏書遷移七次,輾轉多地。戰亂平定後,才將藏書重新運回古里。當時有位名叫吳俊的畫家,據此留下畫作︿虹月歸來圖﹀︱︱畫中人物乘船而歸,船艙內滿滿的書籍。

︿虹月歸來圖﹀只有一點五公尺長,歷經七十年的題跋卻有四十三篇、長約十八公尺,足以證明後來的文人雅士對瞿家藏書、護書的感慨和感激。二○二三年底,鐵琴銅劍樓紀念館在展陳更新後重新啟用,通過燈光音效、實物展陳、場景塑造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參觀。

走進去,領略奧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都湮沒在歷史的煙雨中無跡可尋。然而,在虞山西北麓的破龍澗旁,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興福禪寺依然存在。因其在破龍澗旁,故又得名破山寺。《唐詩三百首》中有首〈題破山寺後禪院〉,讓該寺廟天下皆知。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此詩造就了「曲徑通幽」和「萬籟俱寂」兩個成語,讓詩人常建在全唐詩裡占得一席之地的同時,成就了興福禪寺的名聲。

虞山還有一位名人翁同龢。翁同龢貴為清同治、光緒兩朝帝師,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藏書家。因支持光緒親政和維新變法,於光緒二十四年被慈禧太后開缺回籍,後又遭革職永不敘用、嚴加管束等處分,抑鬱而歿於故里。

翁同龢紀念館館長姚遠介紹,翁同龢回歸鄉里後,將虞山腳下的翁氏丙舍擴修,取名「瓶隱廬」,寓「守口如瓶」之意,作為歸隱之所。如今雕梁畫棟的翁同龢舊居,依然可見當初兩朝帝師的風采。

頭頂參天古木,案前溪水潺潺,與好友家人靜坐山閣,一箸麵、一口湯、一杯茶,幸福的滋味由此氤氳開來。近年來,一些外地遊客開發出如展翅雄鷹般的「虞山雄鷹線」,曲曲折折十數公里。探訪虞山多日,記者感覺這裡外觀可能平平,胸中卻有丘壑萬千,只有走進去,才能領略其中的奧妙所在。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