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森林 心靜神安才有上乘作品 文/記者王鵬 |2024.05.19 語音朗讀 12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新華社閆森林(右二)和徒弟蔣喜文(左一)為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學生講解賀蘭硯製作技藝。圖/新華社閆森林的賀蘭硯作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鵬閆森林出生於製硯世家,祖輩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從事硯台製作。他於1973年進入銀川市賀蘭石雕刻廠,跟隨父親閆子江學習賀蘭石雕刻技藝。巍巍賀蘭山,孕育了堅硬瑩潤的賀蘭石。賀蘭石質地均勻細密,綠紫兩色,天然交錯,叩之有聲。有詩云:「色如端石微深紫,紋似金星細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寶,磨而不磷性相宜。」寧夏賀蘭石用於製硯,被譽為「朔方瑰寶」。賀蘭硯有易發墨而不損毫、餘墨加蓋而多日不乾不霉且保持墨色的特點。二○一一年,寧夏賀蘭硯製作技藝被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祖輩從清朝開始製硯步入銀川文化城,古色古香的建築下,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在陽光下「叮叮噹噹」,對著一塊賀蘭石精雕細琢︱︱他就是鑽研賀蘭硯雕刻技藝五十多年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閆︵音同閻︶森林。閆森林出生於製硯世家,祖輩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從事硯台製作。他於一九七三年進入銀川市賀蘭石雕刻廠,跟隨父親閆子江學習賀蘭石雕刻技藝。賀蘭硯製作設計藝術門類多樣、工藝複雜。為創作出精美的硯台,閆森林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學習美術、書法、雕刻等知識,提高製硯技藝。閆森林說,製硯人不僅要有過硬的手上功夫,還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才能在雕刻時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心靜神安,才能做到潛心於精雕細琢,製作出上乘的作品。走進閆森林的工作室,不同主題、造型各異的賀蘭硯陳列其中,方寸之間盡顯自然和藝術之美。閆森林介紹說,賀蘭石褐紫、豆綠兩色相互掩映,常伴有玉帶、雲紋、眉子、石眼、銀線等天然紋樣陪襯。一方賀蘭硯,要經歷相石選料、設計、打硯坯、初步雕刻、精細雕刻、打磨、上光等工序,才會出現在使用者的眼前。製作時要因石製硯、順其自然、發掘內涵,依據石頭的形狀、色彩,加以設計和雕刻。閆家硯風格氣韻生動多年來,閆森林堅持手工製硯,以俏彩雕刻為主,設計了荷塘月色、百家爭鳴等多種造型的特色賀蘭硯,在雕刻傳承中形成了古樸含蓄、氣韻生動的「閆家硯」風格。閆森林將一生心血澆築在賀蘭硯的製作、傳承和弘揚之中。他將賀蘭硯製作技藝的課程開設到大專院校,教授更多人學習賀蘭硯雕刻技藝。硯台凝結著雕刻的時光,濃縮著閆森林對賀蘭硯製作技藝的理解與熱愛。一方造型優美、意境悠遠的賀蘭硯散發著古樸的光澤,助力文人墨客描繪大好河山,謳歌偉大時代的美好畫卷。 前一篇文章 樂天 用鏡頭守護民族文化 下一篇文章 潘啟慧 毫釐之間鐫刻大千世界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4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05伊拉克通訊展 機器人搶鏡2025.09.2706依舊青山入眼來2025.09.2807明年最低工資 漲至29500元 2025.09.2708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09【海闊天空】一窺雲的故鄉 武界祕境之旅2025.09.2710緬甸寶塔節 上演水上慶典2025.09.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學音樂人】單丹的文學歌詞人生【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大豐瓷刻傳承人】陳銀付 一事做極致不枉此生【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 作者其他文章導演烏爾善 用150台攝影機記錄演員的真實表演【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 濮存昕 創作優秀作品 一定可以留住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