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孟廷
文/Sven
一提到「馬拉松」(marathon),大家都知道那是一種有名的長跑運動,不過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它不和其他長跑項目一樣,以5千或1萬公尺,或3公里、5公里之類為名,而有個這麼奇怪的名稱?並且總距離42公里也顯得非常「獨特」。這一切都要從馬拉松的起源說起。
美麗傳說 競技紀念
馬拉松位於希臘,它的名稱出自腓尼基語marathus,意思是「多茴香的」,沒錯,它正是一個盛產茴香樹的地方。西元前5世紀,這裡爆發了波斯與古希臘之間的波希戰爭。當時古希臘只是一個未統一的城邦同盟,波斯卻是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不過首戰卻是由守備的雅典城邦在馬拉松取得勝利。
「馬拉松戰役」是長達50年的波希戰爭第一仗,也是古希臘人第一次靠著自己的力量擊退波斯,這場勝利大大地鼓舞了古希臘人。一位名叫菲立彼德斯(Pheidippides)的傳令兵為了傳達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從馬拉松不眠不休地跑到雅典,但在達成任務後,卻不幸因體力衰竭當場暴斃了。為了紀念這場勝利與菲立彼德斯的英勇事蹟,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特別將馬拉松列為競賽項目,總長度40.2公里,也正是馬拉松到雅典的距離。
真正由來 延伸發展
這段美麗的傳奇故事普遍被認為是馬拉松的起源。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首先,那位信使是不是菲立彼德斯,還沒有定論,不同的史料上記錄著不同的人名。另外,他跑的距離不是40公里,目的也不是為了傳遞勝利的消息。當時波斯大軍在雅典郊外的馬拉松灣登陸,勢如破竹,形勢危急,他被派遣到斯巴達(Sparta)城邦求助,因此他就在短短的36小時內,在雅典與斯巴達之間來回跑了200多公里。最重要的是,他在完成這史詩級的長跑之後,也沒有因此殉職。
那麼,馬拉松比賽以及它的距離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米歇爾.布雷亞(Michel Bréal)。1890年左右,當雅典宣布承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時,布雷亞就建議一項「懷舊」的長跑賽事,由馬拉松跑到普尼克斯(Pnyx),總長度40公里,普尼克斯曾是古代雅典人最喜愛的聚會地點。這項建議很快就獲得了採納。這才是馬拉松成為奧運會賽事的真正由來。
另外,馬拉松的距離在前四屆奧運會中,並不固定,約是40公里左右。現有的42.195公里(26.385英里)是在1908年的倫敦奧運才定下來的。
馬拉松賽事在雅典奧運獲得了很大的回響,美國波士頓的居民受到了鼓舞,隔年也在自己的城市辦起了馬拉松,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拉松比賽。馬拉松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了一種熱潮,全世界現在每年平約有八百多個馬拉松比賽,波士頓、東京、倫敦、芝加哥、紐約、柏林並稱世界六大馬拉松,每每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長跑愛好者熱情參與。
除了這種全程馬拉松之外,還衍生出了其他種的類型;1980年代前後出現了所謂的半程馬拉松,女子馬拉松也在1984年列入了奧運正式項目;另外還有迷你馬拉松,以及超長時間、超長距離的超級馬拉松等。
跑馬拉松固然有改善心血管、增強肌耐力、減肥、鍛鍊意志等好處,但別忘了,這項運動非常考驗體力與耐力,需要掌握許多知識、經驗及事前訓練,千萬不要因為好奇或趕流行貿然參加,否則可能會危害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