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健檢10大異常 痔瘡居首其次胃潰瘍 陳玲芳 |2024.03.20 語音朗讀 19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提醒,定期健檢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改善健康的長遠之策。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少人喜歡在年初規畫新年計畫,或為自己安排一套完整的健康檢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公布去年健檢十大異常,以痔瘡居首,胃潰瘍居次,提醒民眾「看到健康檢查紅字不要慌張,但也不要輕忽。」定期健檢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改善健康的長遠之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家庭醫學科暨職業醫學科主任王森德醫師,分析2023年聯安健檢大資料庫「十大健康異常檢項」,做為民眾在2024年安排健康檢查時的參考依據。他指出,去年健檢十大異常項目(以異常率計算),與環境或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也與國人的十大死因,具有緊密的關聯性。衛福部公布2022年十大死因,除新冠病毒及肺炎外,如惡性腫瘤、心臟疾病或糖尿病等,多屬非傳染性疾病,這些慢性疾病,不僅長期危害健康,還可能導致長期照護需求。王森德說,慢性病的影響因子包括遺傳、環境與生活習慣,基因雖無法改變,但很多醫學研究告訴我們,後天因素諸如改善環境,以及維持好的生活型態,確實可有效預防及改善慢性疾病。健檢異常兩大因素 十大健檢異常項目中,其成因可大致分為兩類: 一、不良生活習慣十大健檢異常項目依序為痔瘡、胃炎/胃潰瘍、自律神經失調、維生素D缺乏、大腸息肉、甲狀腺結節、脂肪肝、骨質減少、高膽固醇血症,與體重過重等,都與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譬如少運動、缺乏日照及戶外運動的靜態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不佳,如攝取過多高熱量(精緻碳水化合物、高油脂)食物、缺乏攝取高纖維飲食和必要營養素攝取不足;抽菸喝酒等。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二、汙染或高壓的生活環境而環境汙染、高壓的工作與生活等,則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胃炎/胃潰瘍、甲狀腺結節等風險增加。此外,胃潰瘍、慢性胃炎(如萎縮性胃炎)及胃潰瘍,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胃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第八位。 大腸息肉中的腺瘤型息肉,也與大腸癌發生息息相關;而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二位,及死亡率第三位。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心理性疾病與睡眠障礙,進一步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甲狀腺結節,需進一步釐清是否為惡性腫瘤;甲狀腺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七位。 脂肪肝、高膽固醇、體重過重:此三項異常與「代謝症候群」相關,而「代謝症候群」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腎病,甚至惡性腫瘤的重要危險因子,或具有共病性。 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也與癌症、免疫系統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相關。骨質疏鬆,會影響長者的活動能力及增加跌倒與骨折等意外事件的風險,而跌倒與骨折是導致長者失能與長期照護需求的重要原因。現代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少運動、缺乏日照及戶外運動的靜態生活型態,都是健檢容易出現紅字的主因。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王森德表示,健康檢查分為檢查和報告解讀兩階段,有些人做完檢查後,認為數據略高且感覺無不適,就忽略了檢查結果與後續追蹤,這是錯誤觀念。他提醒民眾,即便數據輕微異常,也可能在未來演變成嚴重疾病,定期健檢並保持良好生活作息,才是永保安康之計。 前一篇文章 4個月大男嬰腹脹 肝內神經母細胞瘤作怪 下一篇文章 刷牙要震動別拉動 力道放輕護琺瑯質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預防過敏性花粉症 多吃蔬果咖啡渣含抗氧化物質 能入菜當面膜用途廣搶救奮力生存孩子 飢餓三十開跑 蘋果皮抗氧化控糖 果皮酚酸調節代謝小胖威利病友 展出41幅畫作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 作者其他文章搶救奮力生存孩子 飢餓三十開跑 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小胖威利病友 展出41幅畫作照顧植物人 不忘做伸展操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