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歷史】 下淡水溪鐵橋 文/詩庵 |2023.05.09 語音朗讀 17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桁架梁端柱上的銘板。圖/詩庵圖/詩庵火車穿行下淡水溪鐵橋。圖/詩庵 文/詩庵建造於一百多年前、供人車通行的下淡水溪鐵橋,是一座以工字鐵鉚接成花梁桁架、造型非常優雅的橋梁,不僅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更是先民墾拓時非常重要的交通建設,不但曾是亞洲第一長橋、也是台灣最長的鐵橋,承載著高雄、屏東兩縣市民眾的集體記憶。從台一線公路高屏大橋西端,轉入台二十九線公路,進入大樹區後,即可望見一座虹狀拱橋橫跨在高屏溪(舊稱「下淡水溪」)上。在下淡水溪鐵橋未建造前,原本只有一條木造便橋供火車行駛,但每年逢雨季來臨,暴漲的洪水常沖壞便橋造成交通中斷,當地居民只能撐筏過溪。一九一一年(明治四十四年)初,台灣總督府為加速輸運高雄港的人員及軍事物資、運送屏東平原砂糖成品,以及開發平原上豐富的物產,急需興建鐵路專用的橋梁。下淡水溪鐵橋在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主持規畫下,工程歷時三年,於一九一三年(大正二年)底竣工。但施工期間因經歷多次豪雨及溪水暴漲,飯田豐二積勞成疾,在鐵橋竣工前病逝於台南醫院。其好友小山三郎等人,將其遺墨埋於大樹九曲堂車站旁,並集資立碑紀念。下淡水溪舊鐵橋全長一千五百二十六公尺,寬六‧七六公尺,共設有二十四個橋孔,每個橋孔長度為六十三‧六公尺,屬於單線鐵道橋。橋台由混凝土澆置,外皮再圍護清水磚,轉角處以日本德山產的花崗石收邊;橋墩高九‧五公尺,上部以紅磚砌造,墩體兩側圓弧面處也包裹德山產花崗石,呈橢圓造型,以利破水路。當時的下淡水溪鐵橋,被稱為「東洋第一大鐵橋」,為高雄與屏東之間,第一條南北貨物運輸的陸路交通要道。一九六二年,鐵橋遭受颱風侵襲;一九六四年,由台鐵鋼梁廠自製鋼桁架,抽換掉原橋舊鋼桁架,並在桁架梁端柱焊上製造的「銘板」(Name plate),註明為「臺灣鐵路局鋼梁廠製造」。下淡水溪鐵橋在完成七十多年南北交通任務後,台灣鐵路局為了安全性考量,消除高雄至屏東單線區間行車的瓶頸,並配合高屏鐵路雙軌計畫,於一九八○年,在原有鐵橋北側(上游),新建雙線電氣化標準之新高屏溪橋(鋼筋混凝土預力梁橋)。新橋於一九八七年四月十日完工,六月十七日切換通車啟用,舊鐵橋於同年六月正式除役。功成身退的下淡水溪鐵橋,因國防安全及維修問題,在高屏鐵路雙軌計畫中,原本規畫將全數拆除,僅保留拆除後之二孔桁梁作為搶修緊急備用。但因其不僅是高屏地區經濟脈動的歷史見證,更是人們返家歸鄉的集體記憶,在地方人士及文史工作者極力爭取下,於一九九八年二月被列為二級國家級古蹟保存,並成為大樹區驕傲的地標。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典範長存】 嶺南聖母冼夫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美哉斯土】移動國土 外傘頂洲【大江南北】沅江風情 常德詩牆【大江南北】青島江蘇路基督教堂【文化遺產】天下第一家:曲阜孔子故宅【大江南北】最美廊橋──婺源彩虹橋【寰宇采風】藏族文化藝術寶庫 青海塔爾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