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讀的圖畫書】 《海邊的畫室》 遇見生命中那個重要的人 文/施佩君 |2024.01.28 語音朗讀 8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海邊的畫室》 圖/小天下提供圖/小天下提供繪圖/堀川理萬子圖/小天下提供 文/施佩君 一打開書,就被圖畫與故事深深吸引,不知不覺放慢了速度,輕鬆了呼吸,明亮了心情,堀川理萬子《海邊的畫室》好像有什麼魔力一樣,可以擺脫浮躁,讓內心充盈且平靜,好像自己也置身在夏日早晨的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海的聲音。《海邊的畫室》以第一人稱「我」(孫女)與奶奶的對話來進行。「我」在奶奶的房間裡看到一幅小女孩的畫像,畫中的女孩正是童年時的奶奶。她敘說起那年夏天,因為「發生許多困擾我的事」,成天關在家裡,媽媽的老朋友,一位女畫家,便邀請她到海邊的畫室同住。這七天的生活對奶奶影響至深,是一輩子難忘的美好時光。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嗎?是也不是。她們每天做的事,是畫家的日常,對小女孩而言,卻是非常。當畫家沉浸在創作世界裡,完全忘記她的存在時;當畫家舉起西瓜香味的水與她乾杯時;當她被允許架上的書「每一本都可以拿來看」時;當她一個人睡在畫室角落老舊的木頭床上時;當她被指派晒衣服的工作時;當她們一起籌備派對,畫家盛裝參加還邀她致詞時……這些對小女孩而言,都有特別的意義,就像「倒栽蔥看世界」,顛覆了小女孩對成人生活的想像。尊重接納與靜默陪伴「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自由的」,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是畫家想要傳遞給她的訊息,而讓她願意敞開心門聆聽,則是畫家的態度。堀川理萬子自述,畫家的原型是小時候的繪畫老師,也是她遇見「第一個沒有把小孩當小孩看的大人」,換句話說,沒有以高人一等的姿態,把小孩當成無知、脆弱、需要被照顧的對象(這不代表她忘記自己身為大人的責任,作者特別提到,畫家不游泳卻穿著泳衣,就是要在小女孩需要幫助時,立刻下去營救)。小女孩帶著困擾而來,帶著美好的記憶離開。畫家做的事情很簡單:以尊重與接納的心,靜默的陪伴。繪本也扮演這樣的角色,讀著讀著,就像在那棟白色房子裡度過一周安靜輕鬆的時光。現實生活中令人迷惘困頓的原因仍在,卻能感覺自己更自由、更放鬆,更能接受一個「不如預期可愛」但「無可取代、活在那一刻」的自己。光影變化與留白巧思《海邊的畫室》的視角有一種看電影的感覺。祖孫聊天是旁白,是說出來的,而更多沒有說出來的都在畫面裡。如日本作家江國香織的評語:「書中每一幅畫全都細膩、靜謐,而且生動的說著好多好多話……」譬如奶奶的房間這幅畫,就在交代奶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書架上的外文書、手上端的西式茶具,透露她對外國文化的嚮往。窗邊牆上的照片、領帶,畫框旁的信封與信,當然還有那幅小時候的畫像,都說明了她的念舊,珍惜記憶。畫面裡,奶奶的眼神與孫女的眼神交集在畫像,畫中女孩與奶奶對望則猶如照鏡般,直接呼應了最後一頁孫女說奶奶的眼神「跟那幅畫裡的女孩一模一樣」,而那個數十年不變的眼神,正突顯了畫家對奶奶的影響力與重要性。《海邊的畫室》每一幅畫都需要慢慢欣賞,細細體會,光影的變化、留白的巧思、色彩與構圖創造出的清朗氛圍,以及畫中人物之間舒適的距離等,呈現了一種生活的樣貌,也呈現了一段關係的美好與深刻。更重要的是,每一幅畫都好美好美……奶奶對孫女說:「你以後也會遇見自己生命中那個重要的人唷!」你遇見生命中那個重要的人了嗎?你是別人生命中重要的人嗎?至少,成為更好的大人吧!從今天開始。 前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你說出來的話 像詩一樣虛無縹緲嗎?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AI世代》 手機剝奪了休息與自由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流量國度》顛覆世界 造就自媒體盛世【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閱來悅愛《這裡,那裡》】沒有最完美的生活選擇【閱來悅愛】《我的腦袋去哪了?》 隨時隨地探索想像世界【閱來悅愛】《盆栽先生》 從植物思索人生功課【閱來悅愛】《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不想工作了!》幽默探討工作意義【閱來悅愛】以待客之道款待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