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王文岑提醒防癌症骨轉移除了治療也要落實護牙及晒太陽補鈣。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國民健康署統計,平均每4分19秒就有一人新確診癌症,而且除了原生器官增生,也可能隨著血液發生癌症骨轉移,嚴重還會導致骨質流失,患者除了要遵循醫囑服藥,醫生也提出預防之道,包括補鈣、晒太陽及保護牙齒等。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12/18)日開記者會以《幫你顧骨力、抗癌路上真有力》為題衛教「顧骨力」並提醒癌友要做好防範,才能維持好的生活品質及避免骨轉移。
高醫乳房外科主任甘蓉瑜指出,癌症骨轉移常見發病部位在顱骨、脊椎骨、肋骨、骨盆等,轉移至顱骨容易頭痛,轉移至脊椎骨容易腰痛、轉移至肋骨會出現胸痛等;肺癌、攝護腺癌、乳癌都是骨轉移好發癌別,尤其多發性骨髓瘤發生骨骼病灶的機率更是超過9成。
她強調,骨骼併發症的發生,嚴重會造成癌友骨折後臥病,尤其在少動、少吃的情況下,肌少症接踵而來,會衝擊生活及社交活動等。
胸腔內科主任洪仁宇提醒,輕視骨骼疼痛症狀就會錯失黃金治療期,他提醒定期回診施打單株抗體或雙磷酸鹽類藥物能控制病程,延緩或避免骨骼併發症發生。建議病患在治療前先進行口腔檢查、治療;治療期間要補充鈣質、維生素D並適當運動、復健等。
圖/記者王淑芬
口腔病理影像主治醫師王文岑要求患者要落實「護牙」,務必飯後刷牙、每次刷牙3分鐘、早晚漱口30秒、每3至6個月定期牙齒檢查,多攝取深色蔬菜、蛋奶等,每周固定晒太陽3次(每次15分鐘)等。
醫生強調,骨轉移的控制仰整規律的治療,如果患者自行中斷療程,會讓治療前功盡棄,積極穩定治療,搭配營養攝取及運動可以減緩併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