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好難受 醫師教緩解方法

 |2023.12.18
1592觀看次
字級
落枕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發生原因可能是生活習慣造成,尤其秋冬夜間溫度低,睡覺時頸肩受到寒冷刺激,容易發生肌肉痙攣而落枕。圖/123RF

【本報台北訊】「落枕」時脖子無法靈活轉動,甚至稍微移動就疼痛難耐,無論是側轉、後仰都有困難,事實上,落枕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Acute cervical fibrositis),發生原因可能是生活習慣造成,尤其秋冬夜間溫度低,睡覺時頸肩受到寒冷刺激,容易發生肌肉痙攣而落枕。

發生落枕原因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落枕與枕頭有關,但主要是「精神壓力過大」的關係,如太忙、太累、緊張、壓力大等。

其他原因還包括生活習慣不良,例如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缺乏運動、睡眠姿勢不良等,這些原因都會使得頸部肌肉長時間收縮,造成肌肉攣縮。

另外,只要季節轉換也較容易發生落枕,例如秋冬肌肉保暖較差時。

落枕主要是「精神壓力過大」導致,如太忙、太累、緊張、壓力大等,其他原因還包括生活習慣不良。圖/freepik

落枕多久會好

一般落枕情況會持續約1至2周,疼痛會漸漸獲得改善;若是症狀較輕微的抽筋,3至5天也會恢復,平常無須太過擔心,落枕時勿亂按摩和推拿,否則恐使症狀惡化。

若落枕超過3天仍沒好轉、疼痛加劇或愈來愈嚴重,當心可能是「慢性落枕」的徵兆,甚至可能是頸椎退化或其他疾病的警訊,建議就醫檢查。

若落枕超過3天仍沒好轉、疼痛加劇或愈來愈嚴重,建議就醫檢查。圖/123RF

落枕急救法

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郭俊毅表示,一般治療上,醫師排除為骨頭結構上的疾病後,會先給予「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暫緩症狀,再搭配物理治療來改善。

物理治療方面,如果急性期頸部有發炎腫脹情形時,先給予冰敷減低發炎反應,之後再給予熱敷來放鬆緊繃的肌肉組織,促進血液循環,利用電療儀器減輕疼痛感,最後再加一些伸展運動幫助肌肉舒緩。

他也分享2招「落枕急救法」,民眾可以透過伸展脖子來舒緩疼痛,且重複做3至5次即可。

首先將頭慢慢轉至不敢動的方向,感到疼痛時停留3至5秒,再嘗試轉更大的角度並停3至5秒後,慢慢回到原位。

接著將頭轉向疼痛另一側約45度處,用手將頭輕輕地往斜下壓,拉到疼痛時停留約10秒,再慢慢回到原位。

民眾可以透過伸展脖子來舒緩落枕造成的疼痛,且重複做3至5次即可。圖/資料照片

落枕掛什麼科

若落枕症狀持續超過3天,急救方法無效或嚴重影響生活時,建議至復健科門診接受醫師檢查、治療。

落枕時疼痛難耐,病患因擔心長骨刺或腫瘤,常要求照X光確定病因,事實上,復健科醫師可區分肌肉或骨頭問題。

落枕通常透過藥物治療方式(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加上物理治療的各項儀器及運動指導,就能有效舒緩。

落枕如何預防

落枕雖常見但並不難預防,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例如提醒自己肩膀放鬆、收下巴,且適時運動,並透過「落枕預防方法」與「伸展運動」,即能減少落枕發生。

落枕預防方法

注意頸部姿勢:最好每隔30分鐘活動一下頸部,增加頸部的靈活度。

注意枕頭高度:常落枕、睡不好等情形,可能是枕頭選錯,建議別選太高或太低的枕頭,確保脖子和肩膀緊貼枕頭,避免頸部懸空。

注意溫度變化:注意頸部保暖,血液循環變差會引發頸部肌肉群發炎,增加落枕機率。

預防落枕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例如提醒自己肩膀放鬆、收下巴。圖/資料照片

伸展運動

肩部放鬆,坐在固定的座椅上;伸展肩頸左側,左手抓住椅身固定或放在臀下,頭部先慢慢向右轉,再低頭看向右側腋下。

右手放在後腦勺上方,朝右斜下方加壓,直到感到微痠痛,維持15秒,重複3至5次;再換另一邊伸展。

資料來源:落枕怎麼辦?多久才會好?快速治療落枕「2招自救法」必學緩解疼痛

伸展運動可減少落枕發生。圖/資料照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