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西南】苗族的蠟染

文/出谷司馬 |2023.12.14
1221觀看次
字級
苗族的蠟染紋飾中常出現蝴蝶紋。圖/出谷司馬

文/出谷司馬

蠟染,是一種結合蠟的特性與顏料運用的染布技巧,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著類似的手工藝技術。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社群當中,蠟染也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手工藝品,而其中最受矚目與推崇的是苗族的蠟染,甚至還成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蠟染顧名思義,是一種以蠟做為關鍵元素的染布技術。苗族很早就已經具備了養蜂取蜜的能力,而蜂蠟則是養蜂的一種副產品。養蜂人從蜂巢採集蜂蜜的同時,也會將蜂蠟刮下作為其他用途。而苗族人取下蜂蠟之後,會將蜂蠟做成一塊塊的蠟塊,加熱融化後,以苗族專用的蠟刀沾著加熱後融化的蠟液在白布上作畫。待繪製完成,再將染布放入染缸中,沾到蠟的部分染劑無法滲入,其他部分則會被染色。

傳統苗族,會用一種「藍靛草」來製作染劑。顧名思義,以藍靛草製作出來的染劑以藍靛色為主,這也是我們常見的苗族蠟染製成品的顏色。藍靛草是一種在苗族村寨中相當普遍的植物,而夏秋之際,正是藍靛草適合發酵製成染劑的高溫多雨季節。苗族人採摘了藍靛草後,會放在大桶中加水浸泡六至七天,水中的微生物是藍靛草分解發酵的重要元素,同時再加入鹼性的石灰粉,就可以產生化學變化,成為染色後不易脫落的染劑。

雖說蠟染是一項民族手工藝,但是對部分苗族而言,蠟染的製作卻有著濃厚的「敬祖」意味。為感念祖先流傳下來的特殊製成工序,有的苗族人在製作染劑時,還會舉行祭祀儀式。而貴州丹寨的苗族在祭祖時,還會穿上特製的蠟染衣,稱之為「祭祖衣」,足見蠟染在追念祖先上的意義。

另外,最常出現在苗族蠟染紋飾中的蝴蝶紋,就是為紀念部分苗族祖源神話裡的「蝴蝶媽媽」。特別是貴州東南地區的苗族,他們相信「蝴蝶媽媽」就是孕育人類祖先的祖源。相傳,蝴蝶媽媽生於一棵楓樹上,而這棵楓樹又是在蚩尤(另一位苗族祖源神話中的祖先)的骸骨上長成的。蝴蝶媽媽生了十二顆蛋,其中一顆孵化出苗族的祖先。

除了蝴蝶紋之外,苗族蠟染還有許多特色圖案,例如專欄中曾經介紹過的銅鼓,上面的花紋也是許多蠟染會採用的紋飾。最早的作法可能是將布蓋在銅鼓上,再用蠟在布上摩擦,有點像是製作拓片,讓銅鼓上的紋飾轉印到布面,再進行染製。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的鳳鳥紋、魚型紋、彩龍紋、太陽紋、菱形紋或是齒型紋等等。

繪製好的染布在染劑中來回浸泡、晒乾,使染劑滲入到染布的纖維裡;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被蠟覆蓋過的部分會出現碎裂導致染劑滲入,而這種情況所產生的碎裂紋飾,反倒成了苗族蠟染的特色。待染劑完全附著在布上,將染好的布料放在煮沸的水中洗滌,這時蠟會因遇熱融化脫落,之後再將染布放在冷水中洗去蠟液,蠟染作品就製作完成了。

透過上述工法可知,每一塊蠟染布都是苗族人手工製作的獨特產品,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絕非工業化後大量生產的機器染布可以比擬的。從運用蜂蠟到以藍靛草提取染劑,從手工繪製紋飾到反覆漿洗,這些可貴的手工製程,都可說是苗族蠟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之無愧的要素與特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