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子手札】人類古老捕魚夥伴 鸕鶿

文/玉子 |2023.12.06
358觀看次
字級
圖/玉子

文/玉子

時序來到初冬,許多鳥兒陸續向南遷徙,部分就停留在亞熱帶的台灣避寒,成了台灣的冬候鳥。當中也包含了鸕鶿,牠們入冬就會大批進駐水庫、湖泊。

玉子曾在金門慈湖目睹3000隻的鸕鶿,牠們密密麻麻地站在遠方的樹上休息,直到晨光灑落,才一群群起飛。以往在慈湖度冬的鸕鶿曾經破萬隻,想必觀賞起來一定非常壯觀。

而這群鳥兒從哪裡來?牠們的繁殖地在哪裡?金門國家公園將這個提問交給台大森林系丁宗蘇教授的研究團隊,終而推測潛在繁殖地位於北緯43.37度至50.36度間的大型湖泊、河川流域等溼地。

群居繁殖 捕魚天才



鸕鶿喜歡住在被高大林木圍繞的廣大的水域,因此除了金門之外,台灣本島類似的環境亦有許多度冬鸕鶿進駐,也許你我很難想像台北市區的基隆河、淡水河流域也住著上千隻鸕鶿!

鸕鶿是捕魚小天才,牠們會在水下張開尾羽、以雙腳踢水、伸縮著脖子探查環境,捉到魚以後股溜吞下肚。古人看中這項本領從而圈養鸕鶿、發展出極為特殊的鸕鶿捕魚文化,如今這項傳統技藝只能在中國大陸與日本看到,並以遊憩觀光的方式延續此文化資產。

鸕鶿飼育者(漁民)會在鳥兒的脖子上繫上一條繩子,這不影響鸕鶿呼吸,但會限制牠將魚吞下去,漁民再從鸕鶿喉部取出魚獲。其實這項古法若要成功,首先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培養感情與默契,因此人鳥之間往往有深厚的羈絆,有的漁民甚至會在鸕鶿年邁後仍持續給予安養照顧,這也許就類似台灣老農對耕牛的深厚情誼吧!

捕魚文化 中日差異



無論是日本或中國大陸的鸕鶿捕魚文化,相傳都已超過一千年,也各自發展出差異性,像是中國大陸廣西灕江的漁夫會划著舟,讓訓練有素的鸕鶿獨立游出去捕捉鯉魚、草魚等,再自行回到小船邊。有趣的是,當地漁夫會以「魚鷹」來稱呼鸕鶿,這個俗名在台灣則是指另一種鳥了。

我們再把場景拉到日本岐阜縣的長良川,鸕鶿捕魚的古法被稱為「鵜飼」,而飼育者則被稱為「鵜匠」,他們選在5到10月的夜晚捕魚,船頭的燈火能夠迷惑長良川的香魚,而5到12隻丹氏鸕鶿就像是粽子一般被漁夫一串牽起,捕到魚的丹氏鸕鶿會被個別拉出水卸貨。相傳「鵜飼」所捕獲的香魚不太有外傷,因此古時都會成為進貢皇室的珍品呢!

善於捕魚的鸕鶿,與人類共同開展了一段歷史文化。此時再到水邊觀察野生鸕鶿,又會產生不同的感動。邀請大家入冬以後,不妨多留心觀察,也許就能看到牠們全身溼答答、正在晾翅膀的可愛模樣!

話說回來,儘管台灣的鸕鶿主要為冬候鳥,但在2021年鰲鼓溼地就曾有首筆繁殖紀錄,而在今年春夏的湖山水庫,也發現有集體繁殖的紀錄,也許鸕鶿未來還會多一個「留鳥」的稱號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