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倒數計時 小心選前症候群 陳玲芳 |2023.11.08 語音朗讀 3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首場大型造勢活動,於新北板橋體育館前登場,支持者擠滿廣場。圖/屈彥辰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2024年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關心選情的民眾,或參與選舉的相關人士,此刻的心情常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個個有希望、但是沒有一個人是百分之百有把握。精神科醫師提醒,這段時間為容易產生身心障礙階段,會出現所謂「選舉前症候群」,也提出8個改善選前症候群的方法。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選舉前症候群是一種心理狀態,隨著選情起伏變化而發生。人們一方面開心等待行使神聖民主投票的到來;另一方面,又常掉入不同政治立場的拔河競賽當中。因為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以及受到政治爭議、媒體報導影響,而出現焦慮、不安、擔憂等情緒,造成身心精神壓力。政治疲勞不安感選舉是一個政治過程,通常充滿激烈的競爭和高度的壓力,可能對候選人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楊聰財歸納與候選人有關的六大身心壓力包括:心理壓力、睡眠問題、社交壓力、身體健康、公共壓力、精神壓力。應對這些挑戰,重要的是提前識別可能風險,採取積極的自我照顧措施,包括尋求心理輔導和支持,確保足夠的休息和放鬆時間,以及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確保足夠的休息和放鬆時間,以及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選前症候群上身。圖/pexels「選前症候群」症狀可能包括:一、政治焦慮:擔心選舉結果,擔心候選人政策和立場,或者對政治局勢感到擔憂。二、社交壓力:在選舉期間,社交媒體和日常對話中可能會變得更加政治化,導致人們感到社交壓力。三、資訊過載:政治選舉時,媒體和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可能變得「壓倒性」,讓人感到難以應對大量選舉相關信息。四、不安感:人們可能擔心選舉結果,會對未來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這種不安感可能導致焦慮和緊張。五、政治疲勞:長時間的選舉過程和不斷的政治討論,可能使人感到疲倦和失去興趣。社交支持可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有助於減輕選前症候群。圖/pexels改善症候有8招楊聰財醫師提出以下8招,有助於改善選前症候群。1. 增加信息來源多樣性:試著從不同的新聞來源獲取信息,以獲得更全面的視角。選擇性報導可能會增加焦慮,因此盡量多聽取不同觀點的意見。2. 控制媒體曝露:選擇限制每天花在政治新聞上的時間,以減少對負面消息的曝露。設定特定的時段來了解最新政治動態,然後專注於其他活動。3. 放鬆技巧: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進行身體運動,這些都有助於減輕焦慮和緩解壓力。4. 建立社交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或專業心理醫生交談,分享情感和擔憂。社交支持可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有助於減輕症候群。5. 參與社會活動:參加社區活動、志願者工作或興趣、才藝班等,轉移注意力並建立正面社交網。6. 培養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有助改善心理健康,增強抗壓力。7. 設定目標和計畫:為自己制定具體目標和計畫,轉移對政治焦慮的關注,並在個人生活和事業方面取得進展。8.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選前症候群」嚴重且持續,可能需要諮詢心理醫生或心理治療師,提供更專業的支持和指導。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新北競總成立,近萬人齊聚,場面熱烈。圖/蔡晉宇 前一篇文章 貓犬忍痛能力高 百位獸醫籲健檢及早 下一篇文章 設定目標轉移焦慮 選前症候群不上身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詩】蠟燭2025.09.12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7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8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10【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直髮夾電捲棒用10分鐘 恐釋出百億個汙染微粒放鬆身心靈 瑜伽3動作有助入睡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