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師提醒飼主,貓狗無法言語且忍痛力極高,若無定期健檢,很容易忽視毛孩的身體健康。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飼養貓犬風氣成長,據農委會寵物登記統計顯示,2022年底犬貓合計登記數量已達222萬隻,有毛孩的家庭數,已超過有小孩的家庭。有寵物飼料業者結合六都動保處、逾百位獸醫師及全台近230間動物醫院,聯合推動「健檢及早,相伴到老」公益計畫,透過提供500元健檢金,鼓勵飼主帶家中貓犬前往進行健檢。
所謂的貓犬預防照護,首要是提供完整均衡且適合的營養配方,此外,打疫苗、進行絕育手術、控管生活習慣、隨時觀察變化、維持良好環境等,也都不可或缺。但定期健檢的重要性,仍被大部分飼主忽略,根據Banfield Hospital 調查,只有5.5%飼主,有定期帶貓犬進行健檢的習慣。
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鍾昇樺表示,身為獸醫師,協助飼主學習了解如何讓貓犬健康,是最重要職責。貓犬照護應從貓狗年輕時就注重,除了日常生活管理之外,定期健檢也能檢查出貓犬營養狀態、身體各部位功能指數、有無寄生蟲等身體狀況。及時發現問題,進而治療、改善,才能讓貓犬陪我們長長久久。
貓犬的平均壽命,遠不及人類長壽,且貓犬的身體變化與退化程度,也比人類快速許多。飼主帶家中毛孩一年健檢一次,等於人類5至7年健檢一次,在其無法言語且忍痛力極高的情況下,若無定期健檢,很容易忽視毛孩的身體健康。唯有「健檢及早」,方能讓牠們與我們「相伴到老」,也才是飼主負責任的表現。
獸醫指出,帶家中毛孩定期健檢,能夠檢查出貓犬營養狀態、身體各部位功能指數、有無寄生蟲等健康狀況。圖/pexels
法國皇家總經理張堇琪說,貓犬健康與福祉是公司成立以來宗旨,「我們關注的不是如何從貓犬身上拓展生意,而是如何幫助他們獲取健康。」這也是提倡「健檢及早,相伴到老」公益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