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雜草】《詩經》裡的那一頁 文/凌拂 |2023.10.27 語音朗讀 12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車前草極小蒴果竟還有蓋子,種籽比沙更細。圖/凌拂車前草紮成一束當成毽子。圖/凌拂台灣固有種車前草。圖/凌拂長葉車前草。圖/凌拂 文/凌拂大安野花園邊角,大樟樹下有個小區塊,蒐羅了幾種車前草的群族,我因了這區塊才得見車前草多重風貌,大車前草、毛車前草、長葉車前草……皆不是尋常慣見的台灣固有種。現代人拜網路之賜,上網查什麼都有,資料像封裝好的罐頭立即而便捷,比古人喚書僮還神仙。但對小草的衷情微末而真,獨特的情懷樂在親見,活生生長在大地上的,來在眼前才得真趣。何況這些植株多有別稱,一物多名或多物同名,不免淆亂!科屬分類屬研究之必要,落到我有限的經驗裡,研究的歸研究,直觀的歸直觀,物類交流情味必在個人的交互經驗裡。知識的量,心的質,現場才能感受,每個人內在觸發萌生的潤澤都是獨特的,於草於木還是親見的情味雋永。長葉車前草精緻修長,葉如柔腕細挺有力,風裡著著實實的漫妙,花穗最短卻遍布全世界。毛車前草混身茸茸毛,薄薄一層微霜,初生小雛雉似的雪花花。大車前草是車前草的放大版,形貌幾乎與尋常慣見的台灣固有種同,唯葉寬大如掌,長長一莖花穗抽笞,甚且是一般車前草的三倍。我蹲著畫它,密密麻麻的果實整整一長串。草人見了拆解它成熟的蒴果給我看,這麼小的蒴果老天竟然還為它設計了一個小蓋子,芝麻一般的果蓋掀開,細細抖出一片微末飛煙,種籽比沙更細,詫然吸引我。細於沙的是微塵,微塵微塵末,佛典上說還可以再分七分,七個極微還有七個極微是《大毘婆沙論》的度量單位。這細末飛煙裡彷彿大聖妙旨,中有密術,蘊藏著一株有根有莖有葉有花的異草,莫輕言累土毫末,芥子可納須彌,其中涵藏著一個完足世界,盤古開天闢土之先,根源已在,其閽其闇其暝,一氣纔動日月隱然已在其中。草人示我以微觀,微觀中還有微觀,大自然甚是不可言之神妙!再者,我從網路裡認識洋車前草,其籽遇水膨脹五十倍,被列為高纖保健食品,比奇亞籽更低卡。洋洋灑灑的膳食商品,要認識真切,可真費一翻研究工夫。我賞之悅目以心,醫與食自留給專業。洋車前草籽在印度是實用商品,車前草籽在《詩經》裡則是浮世生活的指望。「采采芣苢」,《詩經》裡的婦人採的芣苢,即是車前草的種籽,採集茂盛的車前草籽,煮的是糜粥,象徵的是多子多孫,在生命的長流裡,其中或有創楚,卻是人間一貫的綿延無盡。車前草風情尚不止此,世界二百多種,常見的約五種。人類嗜欲深重,它隨著殖民時代人類的移動,全球散布,在世界各地由入侵種起家,今已多成歸化種在世界各處安居。微末飛煙,繁殖和散布力果然驚人,鳥獸蟲魚以及風和人的移動都是帶動的腳。世界本是植物的,以植物為主體敘說大地的混雜與演化,必然是一部大不同於人類的地球史。多子多孫,車前草沒有消失,二千五六百年前的《詩經》裡它就存在了。生存年代遠久,但從未經重大滅絕事件,族群數量不少,親族亦多,一直有許多種屬世界開展,無論在東方西方都被廣泛應用,因此印記著許多傳說與歷史故事。《詩經》的年代它繁茂的長於毗舍之間,漫山遍野鋪陳著一個家室和平,生活單純,容易滿足的年代。亦曾因藥食同源治癒征戰兵馬熱病,暑天行軍,它當道路生,方便好用,得東漢馬武將軍賜名。傳說歐陽修腹瀉也用它,三文錢一貼,草藥癒病沒什麼屈尊紆貴,無所貴賤療方有效才為善妙。它不孤單,群族浩大,種屬繁多,古意但算不得孑遺植物,因為它從不是獨孤成員。 迤邐至今,漢方神草,歐美對它亦類同漢方一般應用;十六世紀莎士比亞經典劇作,藉不少植物隱喻衷曲,它亦入名錄之一。綠色渴望,落草山野,它是藍腹鷳的最愛,寵物龜也吃它,認識它的不是只有人類。車前草群落貼地而生,花穗開時小白花霧一般迷離,但群蜂識得這如藜稗般的小花米,矮矮的貼地爭飛盈盈有聲。我嘗蹲踞一隅,看群蜂在其間滿集花粉,沉沉的花粉囊負荷著大豐收的喜悅,雙翅在風裡顛躓,踉踉蹌蹌亦載欣載飛,空中往來宛如市井一條車衢要道。車前草花雖小,亦十足提供花粉,大自然的生長繁衍總是先從利他開始,付與、供給,小花亦善盡十分角色。清代袁枚有一首詠〈苔〉的小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詠的是苔蘚,袁枚寫苔,也觀察了小物的生長情態,我讀來覺得苔花雖小一樣美,何須學牡丹。花開平等,不卑不亢,車前草是陽光植物,小花堂堂皇皇,在微距攝影下同如牡丹一般富麗,清華綻放、莊重自在無所遜色的啊!童年時我們亦採車前草,但不識《詩經》裡周朝婦人的心。稚齡小兒顧念的是戲耍,採了車前草的葉子,截去葉柄,留下莖絲,把莖絲纏成一束,自己做的玩具,是童齡最暢懷好踢的毽子。生命在大自然中成長,創造與土地的連結。那年代小孩的玩具不是商品,取材大地,自己動手,沒有垃圾、不製造汙染。毽子怎麼會是商品?那不是一個付錢的對價關係。唯是這些困惑都不在封存的百科資料裡。沿《詩經》回溯昔往,世事早已離源頭太遠,婉轉跌宕幾多翻。從書裡體驗,文字留下的是昔時生民存在的那一片心,草木土地盡是山神水靈。回首,《詩經》的風華絕代是因為常民古樸,這世間還有什麼富麗可以是因為素顏。采采芣苢無疑是與大地草木同存同在,地祇土司同為一體的先民情態。一株小草不離生民日常,《詩經》裡的那一頁,喜怒哀樂亦都在其中。蹲踞在這都市公園邊角,勾勒著勾勒著,從《詩經》那個年代到今天,不一樣的人間,一樣的車前草,返本歸真,所謂時光彷彿不曾近不曾遠,回到本然,樸素無染的心應該是一樣的。 前一篇文章 時光之外 下一篇文章 【人間滋味】美栗新世界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刈草(下)刈草(上)黑冠麻鷺 (下)黑冠麻鷺(上)【沒有雜草】乍現一株高粱【沒有雜草】類雛菊飛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