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長存】 孔子的教育觀

文/黃聰哲 |2023.10.10
326觀看次
字級

文/黃聰哲

孔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王室既衰,禮崩樂壞,諸侯征戰,百姓困苦,政治制度由封建轉為專制體制,「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中庸》)孔子身處亂世,敏銳地感覺到時代變化,及其引起的君子階層危機,深切體認德不配位的嚴重性,故言:「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為了解決這些憂慮,孔子決定從教育入手。抱持著「有教無類」的態度,本乎「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在孔子的心目中,一方面要使有位者有其德,進而要使有其德者能有其位,形成「德位相配」的完美政治人格。

綜觀孔子一生之事跡,不外從政、教學與編書三項,然從政屢遭讒沮,政治改革徒具抱負,留於後世者僅其政治思想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孔子少創作,僅止於修編六書,最值後世之所師者乃為教學,茲略述如後。

一、突破貴族教育藩籬,開創有教無類新格局。

所謂「類」,就是按出身地位、嫡庶貴賤、貴族平民來劃分。當代平民農工無受教權,士大夫不事生產卻可受王官學。孔子本於「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的理念,認為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塑性,也反映出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公開辦學,將官學移入私學,令王公貴族與庶民百姓皆有受教的機會,將古代貴族專有的詩、書、禮、樂,普及給民間。

「孔子不仕,退而脩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史記‧孔子家語》)孔子的弟子不僅限於魯地,甚至當時被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亦入弟子之列;社會地位上,不僅有來自貴族階層的,更多來自平民家庭。他突破了社會階級的藩籬,開創了有教無類的新格局。

二、因有教無類,故必須因才施教。

「孔子以詩、書、禮、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家語》)

孔子是以官學「六藝」及自己修編的「六經」,作為施教的教材。三千弟子來自各方,其秉性資質當有差異,故言:「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又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本著智慧的差異,以啟發式、思辯式的教學方法因才施教,來開創有教無類的新風氣。

三、全人格的德化教育。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這是孔子最核心、最關健的教育綱要。道、德、仁三者,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概念;志、據、依,則是達到全人格德化教育的方法,其目的在求「仁者」理想的人格。

君子致道,首要在於志道;據於德,方能使致道途徑不偏頗;仁禮互為表裡,依仁者不可須臾離也;愉悅優游於六藝,使人格教育得以均衡發展。這四句話,將孔子的教育理念體現在教育實踐中,以培養完美的全人格。

孔子的教育觀,以全人格德化教育為主軸,開創有教無類的教育觀,採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以兼古新修經典為教材,被譽為「天之木鐸」,後世列其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