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維修所 讓故障電器重生 文/程憲 |2023.09.30 語音朗讀 14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團隊內年紀最小的小六生魏晟祐,熟練地打開電鍋檢查內部,還觸類旁通的參加學校的玩具設計比賽。圖/小家電維修所提供電鍋和電扇是最常遇到的待修繕家電。圖/小家電維修所提供蔡亞軒(左蹲者)今年6月率夥伴,帶著零件和工具,跨海前往馬祖修理家電。圖/小家電維修所提供團隊成員大部分是來自各行各業、支持循環再生理念的年輕人。圖/小家電維修所提供維修現場總是人潮滿滿,顯示小家電維修需求頗大。圖/小家電維修所提供 文/程憲在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之下,每個家庭不論丟棄哪一樣小家電,都會造成地球媽媽的負擔愈來愈沉重。而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共丟棄15萬台電風扇,再加上其他廢棄電器,合計產生的垃圾難以計量……賦予電器用品新生命2016年起,一群肇始於台科大校園社團的年輕人,成立「小家電維修所」團隊,定期在台北市南機場的基地中,提供電風扇、吹風機、電鍋、兒童玩具……到免治馬桶坐墊修繕服務,還不時遠征台灣各縣市(包括離島),協助惜物愛物者,讓小家電起死回生,重新發揮作用,避免無限制浪費及製造廢棄物,同時重新串起人和家電之間的回憶連結。「我們的『診所』專治一些廠商不願回收或修理的『家電孤兒』!」發起人黃子晏,是個從小熱愛DIY動手做的女生,就讀台科大工業設計系時,參加學校社會服務社團時,選擇加入家電維修隊,經常前往偏遠或需要幫忙的社區,進行家電維修服務,其中最大宗的,就是一些廠家覺得「不值得修」的小家電。健診加維修最受歡迎大學畢業就業後,雖然平日工作並不輕鬆,黃子晏卻仍想在正職之外,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到萬華南機場「南機拌飯」借工具,認識了南機拌飯的成員,從中了解維修服務可以對社區營造帶來幫助,加上當時台灣仍未出現類似的維修團體,於是便和家電維修隊的朋友與家人,配合該團隊舉辦各式維修活動,以活絡周遭社區互動交流。在各類維修活動中,最受歡迎的,無疑就是免費的家電健檢和修理。黃子晏說,在檢修過程中,不少原本只是抱著小家電來維修的人,後來陸續加入團隊展開服務,20多個固定成員中,以年輕的上班族居多,但也有個小六生魏晟祐,在家長鼓勵下,加入學習如何檢修小家電,甚至時常跟著哥哥姐姐們到處出任務。求助者變身家電醫生原本抱著故障電風扇前往求救,結果成為第一個加入的成員蔡亞軒,平日的正職是在循環台灣基金會工作,正好就是研究推動循環經濟、資源再生的公益組織。畢業於化學系的他,原本並不擅長修家電,但由於一向認同「還能修、能用,就不要買新的」理念,所以一接觸這個團隊不久,就決定加入成為固定團員。蔡亞軒很感謝創始的3位成員,在幫他修理電扇的過程中,鼓勵他自己動手嘗試修理,結果他發現:維修其實蠻容易的,電扇也很快煥然一新,於是他決定加入團隊,利用替別人維修,拉近與社會的距離。「藉由到不同地區服務,我可以接觸到平常工作以外的人,更找到舒壓管道,自覺成長許多。」蔡亞軒說。依電器種類分科診療「由於國人不習慣動手修繕,主觀覺得『修起來很難』,往往連嘗試都不願意,就直接丟棄換新。其實,電器修理一點都不複雜。」蔡亞軒很不認同「小家電那麼便宜,買起來也很方便,壞了丟掉重買就好,為什麼要修理?」的想法,而他也在摸熟風扇結構後,以身為「電扇科主治醫生」為榮,經常和夥伴帶著「一卡皮箱」各式零件,上山下海坐診修電器。沒錯!「小家電維修所」就像一家具體而微的醫院,但不是以內科、外科、耳鼻喉科來區分,而是以家電種類來分科,所以除了電扇科,也有電鍋科、吹風機科……及類似家醫科的不分科。「成員至少要具備一種家電以上的專長,除了少數不能拆解的電器,一般家電大都能排除故障。」零件不足是最大難題不過就像醫生面對疾病,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當家電過了保固期,完全找不到相容零件替換時,明知很簡單就能修好,卻因為廠商通常沒有(或不提供)零件備品,導致小家電只能癱瘓變成「植物人」。「我們一直希望小家電廠商,能基於地球永續的社會責任,盡量延長保固期,或願意回收自家產品,或釋放出耗材類的零件,卻很難得到廠商善意的回應……」蔡亞軒說,經常看到很多長輩,抱著老舊家電來修理,卻因少了一個小零件,只好失望而返。既能減廢還串連回憶更有不少人是帶著上一代、另一半,或是對他來說極具意義的物品來維修,在與家電醫生邊聊邊修的過程中,充滿溫暖的氛圍。「家電並不只是冰冷的設備,而是富含與人們各種美好回憶的連結,所以一旦能修好,對方總是開心又激動。」蔡亞軒說。而最溫馨的場面,則是偶爾同場正好有兩位民眾,抱著同一型號的家電排隊待修,因為其中一人願意捐出「家電大體」,提供零件成就對方,使得其中一方的家電,有機會敗部復活,結果讓雙方笑逐顏開。「只要能救活其中一台,就是為地球減少一件廢棄物!」80場服務減廢4000公斤 減碳45公噸「小家電維修所」由一群有各自正職工作、對維修有熱情的年輕人組成。透過每月舉辦免費家電健檢/維修服務,傳達惜物精神和維修技巧,也希望讓民眾知道:對環保議題做出貢獻,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也希望社會大眾反思消費行為,實踐循環經濟。小家電維修所目前約有20位團員,至今已舉辦超過80場活動,維修上千件小家電,減少了4000多公斤廢棄物,也因電器循環再生不必另外新買,減少45公噸碳排產生。他們除了在固定的維修據點──台北市萬華區「南機場一碼村」,還會應邀前往其他縣市,與當地的政府或社群合作舉辦家電健檢、維修活動,至今已經去過新北、桃園、新竹、彰化、台南、花蓮與馬祖多個島嶼。對於各項家電修繕技巧,小家電維修所並不藏私,除了經常舉辦工作坊,教大家正確使用家電的常識,也希望將經驗複製到其他縣市,促使成立在地維修社群,讓更多人學會如何修家電。而每個月,團隊也會舉辦一次定期的維修活動,想維修故障小家電的民眾,只要查詢團隊臉書或IG,就能掌握近期服務地點和時間,先填寫完報名表單,並寫下自己需要維修的家電及故障的主因,即完成該次的報名。 前一篇文章 集結眾人善力量 社福到宅沐浴弱勢家庭過中秋 下一篇文章 寶島義工為重障低收戶 打造無障礙新家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4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5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6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盧天祥、許伊琍 以花供養功德無量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鄭麗貞 作者其他文章面試提案 誤用AI易踩雷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汰換空調設備 降溫兼顧減碳綠色航運當道 不減碳就繳錢各大金控 校園徵才合計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