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應趁此波關稅衝擊重新布局、推動永續發展轉型。圖/123RF
文/程憲
「高關稅」有可能反而成為「永續行動」的助力嗎?事實上,如果各國政府能針對這波關稅變動,擬訂適合的因應策略,高關稅確實有可能成為永續行動的推進器。且看下列分析。
1. 提高商品成本,觸發減碳需求:
當關稅提高時,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消費者可能傾向購買國內產品,促使企業提高生產效率與永續性。為了應對成本上升,企業會尋求更環保、低成本的生產方式,以降低整體營運成本,並符合永續目標。
2. 鼓勵國內生產與產業轉型:
關稅政策旨在保護國內產業,這可能促使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回國內或關稅較低地區。這也可能加速綠色產業的發展,如再生能源、綠色建築等,以符合新的產業結構與永續發展趨勢。
3. 強化企業的供應鏈彈性:
在國際關稅變動頻繁的時代,企業需要預先進行戰略布局,以提高其供應鏈的韌性,這意味著需要建立多元化、分散化的供應商網路,並投資於能耗低的技術與生產流程,以減少對單一地區或特定原料的依賴。
4. 推動企業的永續發展轉型:
關稅壓力促使企業更主動地採取減碳與淨零策略。 透過減少碳排放,企業可以降低關稅成本,同時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這對長期而言是更為有利的永續發展途徑。
綜合而言,2025年的關稅政策變化,雖然直接影響商品價格與國際貿易,但對永續行動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它迫使企業重新評估其生產模式、供應鏈管理與市場策略,並積極推動綠色轉型,將永續發展視為增強企業競爭力與生存韌性的關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