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頭暈、胸悶 「缺鐵性貧血」作怪

陳玲芳 |2023.09.27
352觀看次
字級
醫師指出,大約2%少女,會因為青春期急速生長和月經造成血液流失,而有「缺鐵性貧血」問題。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有少女頭暈、胸悶,求診始知為「缺鐵性貧血」作怪。醫師提醒,貧血常見症狀,包含頭暈、疲倦、臉色蒼白、缺乏活力等,運動時容易有呼吸急促、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有心搏過速和心臟衰竭的表現。

15歲小玉,某天下午開始出現胸悶、頭暈症狀,前往求診。自述無感冒症狀,體溫正常,呼吸音和喉嚨檢查也無異常。問診發現,最近不時會覺得頭暈、疲倦,幾個月前還因為起床時跌倒,跑去照過X光片。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蘇軏表示,經身體檢查,發現患者臉色蒼白、結膜較無血色,頭髮乾燥且略為稀疏,臨床上懷疑是貧血造成的症狀,安排抽血檢查發現血色素低下(6.3 g/dL),平均紅血球體積較小(54.3 fL),血清鐵下降(8 ug/dL),全鐵結合能力上升(414 ug/dL),血清鐵蛋白下降(0.9 ng/mL),診斷為「缺鐵性貧血」,衛教後給予口服鐵劑治療。

蘇軏指出,貧血治療最重要是找出造成貧血的原因,並針對原因治療。他提到,以缺鐵性貧血為例,根據病史、理學檢查再搭配抽血檢驗,便可診斷並判斷嚴重程度。大約2%少女,會因為青春期急速生長(growth spurt)和月經造成血液流失,而有「缺鐵性貧血」問題。其他因素,包含飲食中鐵攝取不足、腸胃道或身體其他部位出血、鐵質吸收不良或其他腸胃道疾病,都是可能原因。

治療方面,以口服鐵劑為首選。針對月經出血量大的女性,也可安排婦科檢查,排除子宮肌瘤等可能原因。口服鐵劑,可能產生包括噁心、腹痛、便秘等腸胃道症狀,副作用發生時務必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斷藥。

蘇軏說,開始補充鐵劑數日後,臨床症狀便會開始獲得改善,一個月左右即可見血色素回升,但要特別注意,即使抽血指數回到正常,還是要再持續補充鐵劑兩個月,才能將體內「鐵的庫存」補齊。

蘇軏特別提醒家長,「缺鐵」對於還在發育中的嬰兒和青少年,會影響「智力」和「運動」功能發展。建議平日多攝取深綠色蔬菜,補充鐵質,如出現疑似貧血症狀,建議儘早就醫評估、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