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營養品 「這些」要分開吃 陳玲芳 |2023.09.27 語音朗讀 15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營養師提醒,購買保健營養品切莫「人云亦云」,購買前須先看清楚成分標示,決定買回家每日補充攝取時,應先詢問醫師、藥師或營養師意見,避免得不償失。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你是保健營養食品的愛用者嗎?你可知道不同保健營養品的「吃法」不同?如果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氣」全在同一個時間服用,不同功效、作用可能會相互抵銷?營養師提醒,如果你買的保健營養品,無法發揮效用,反倒傷身;那麼,與其吃錯,還不如不吃,因為這不只是「浪費錢」的問題而已!「重質不重量的道理,也適用於吃保健食品。」除了一次吃太多種不一定有效,高敏敏營養師提醒,以下這些保健品,記得要「分開」吃才好:1.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兩者都屬於胡蘿蔔素,在腸道中吸收的路徑相似,若同時吃,可能導致互相競爭,甚至相互「抵銷」。圖/pexels2. 鐵與草酸、植酸、單寧酸:草酸、植酸、單寧酸,會影響鐵質吸收,因此喝咖啡、茶類時,最好與上述保健營養品分開、間隔一小時以上再服用。3.鈣與魚油:鈣屬於礦物質,和魚油一起吃下去,可能會形成「皂鈣」,使腸道無法正常吸收,造成便秘或吸收不佳,兩者切忌同時吞服。4.魚油與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吸附油脂的特性,若兩者一起吃,容易降低魚油的吸收。5.鐵與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會降低「鐵」吸收,高纖營養品建議飯後吃,鐵劑建議隨餐或飯後吃,兩者稍微避開半小時即可。6.鈣與鐵:同時吃,吸收力會互相競爭,建議分開補充。若想補充鐵與鈣,建議每天「輪流吃」,或鐵劑「空腹吃」,鈣片「睡前吃」。圖/pexels高敏敏說,保健營養品每款都有其特性,但廣告常常標榜「內含多種成分」,讓消費者以為成分「愈多愈好」,殊不知,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因此建議服用時間,也會因人而異。提醒大家,切莫「人云亦云」,更要小心別被廣告洗腦,購買前須先看清楚成分標示,當你決定買回家每日補充攝取時,最好先詢問醫師、藥師或營養師意見,避免花冤枉錢,得不償失。 前一篇文章 到宅牙醫供不應求 偏鄉口腔照護危機 下一篇文章 少女頭暈、胸悶 「缺鐵性貧血」作怪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3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7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島嶼拼圖】乘著秋風入寶山: 走訪漯底山自然公園2025.11.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灣首款本土咖啡 台農1號亮相BMI太低太高都不好 體脂肪肌肉量是關鍵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攝取益生菌腸保健康 泡菜味噌納豆好菌多 作者其他文章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