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營養品 「這些」要分開吃

陳玲芳 |2023.09.27
1510觀看次
字級
營養師提醒,購買保健營養品切莫「人云亦云」,購買前須先看清楚成分標示,決定買回家每日補充攝取時,應先詢問醫師、藥師或營養師意見,避免得不償失。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你是保健營養食品的愛用者嗎?你可知道不同保健營養品的「吃法」不同?如果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氣」全在同一個時間服用,不同功效、作用可能會相互抵銷?營養師提醒,如果你買的保健營養品,無法發揮效用,反倒傷身;那麼,與其吃錯,還不如不吃,因為這不只是「浪費錢」的問題而已!

「重質不重量的道理,也適用於吃保健食品。」除了一次吃太多種不一定有效,高敏敏營養師提醒,以下這些保健品,記得要「分開」吃才好:

1.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
兩者都屬於胡蘿蔔素,在腸道中吸收的路徑相似,若同時吃,可能導致互相競爭,甚至相互「抵銷」。

圖/pexels

2. 鐵與草酸、植酸、單寧酸:
草酸、植酸、單寧酸,會影響鐵質吸收,因此喝咖啡、茶類時,最好與上述保健營養品分開、間隔一小時以上再服用。

3.鈣與魚油:鈣屬於礦物質,和魚油一起吃下去,可能會形成「皂鈣」,使腸道無法正常吸收,造成便秘或吸收不佳,兩者切忌同時吞服。

4.魚油與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吸附油脂的特性,若兩者一起吃,容易降低魚油的吸收。

5.鐵與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會降低「鐵」吸收,高纖營養品建議飯後吃,鐵劑建議隨餐或飯後吃,兩者稍微避開半小時即可。

6.鈣與鐵:同時吃,吸收力會互相競爭,建議分開補充。若想補充鐵與鈣,建議每天「輪流吃」,或鐵劑「空腹吃」,鈣片「睡前吃」。

圖/pexels

高敏敏說,保健營養品每款都有其特性,但廣告常常標榜「內含多種成分」,讓消費者以為成分「愈多愈好」,殊不知,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因此建議服用時間,也會因人而異。

提醒大家,切莫「人云亦云」,更要小心別被廣告洗腦,購買前須先看清楚成分標示,當你決定買回家每日補充攝取時,最好先詢問醫師、藥師或營養師意見,避免花冤枉錢,得不償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