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化】華藏莊嚴大日如來

 |2023.09.10
15307觀看次
字級
大日如來,又名毘盧遮那、光明遍照。華嚴宗以「毘盧遮那」為蓮華藏世界教主的法身佛。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

佛教的大日如來,又名毘盧遮那、光明遍照。華嚴宗以「毘盧遮那」為蓮華藏世界教主的法身佛;法相宗視之為釋迦牟尼佛的自性身;天台宗以之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密宗則奉為真言教主,稱為摩訶毘盧遮那佛。佛教因佛陀開悟而被世人知曉,故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師,真言密宗之教主大日如來,與釋尊究竟有何關係?

據空海大師《付法傳》記載:「是故甘露一味,逐器而殊色;摩尼一相,隨色而分影。能說之心,轉則平等,所潤之意,解則千殊。一、三、五乘,源一派別;法、報、應化,體同用異。」也就是說,大日之與釋尊,只是「內證」與「外用」之異,佛佛無異,二佛同體。若嚴格區別,大日如來為法身佛,釋迦如來為化身佛,即為應此娑婆世界之機,度化眾生而現大日如來之應化身。

 大日如來,亦即毘盧遮那佛,也就是佛陀三身之中的法身佛。圖/微信旃檀精舍

報身法身應化身

大日如來,亦即毘盧遮那佛,也就是佛陀三身之中的法身佛。這三種佛身分別為: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

唐朝實叉難陀所譯《八十華嚴》卷八:「至此世界,名『娑婆』,以金剛莊嚴為際,依種種色風輪,所持蓮華網住;狀如虛空,以普圓滿天宮殿莊嚴,虛空雲而覆其上,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其佛即是毘盧遮那如來世尊。」也就是說,毘盧遮那佛是娑婆世界的佛,亦即是釋迦牟尼佛。

又《八十華嚴》卷七十五:「佛子!於汝意云何,彼時太子得輪王位供養佛者,豈異人乎?今釋迦牟尼佛是也。」唐般若三藏另譯四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此段於卷二十九譯為「今世尊毘盧遮那如來是也。」由此可說明,梵文《華嚴經》中,毘盧遮那如來與釋迦牟尼是可互換使用。因此,嘉祥吉藏大師在《華嚴遊意》解釋,盧舍那佛也是釋迦牟尼的稱號。

 大日如來能遍照一切世間萬物,而無任何阻礙,眾德圓滿,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圖/微信旃檀精舍

大日如來之密意

《金剛頂義訣》云:「毘盧遮那,此翻最高顯廣眼藏如來。毘者,最高顯也;盧遮那者,廣眼也。先有翻為遍照王如來也,又有翻為大日如來,此並略而名義闕也。……常住滿虛空法界量微塵,等諸佛身相,一一身相,皆無中邊,又無增減,故名毘盧遮那。」

「大日」是指除一切暗,遍照宇宙萬物,能利養世間一切萬物,大日之光為不生不滅。大日如來是遍照一切世間萬物,而無任何阻礙的法體,眾德圓滿,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無晝夜之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受到恩惠,啟動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

 金剛界大日如來跏趺坐,現菩薩相,手結智拳印。圖為日本平安時代木雕漆金大日如來坐像。圖/微信旃檀精舍

大日如來的名稱有三種密意,依《大日經疏》卷一記載:

1.除暗遍明義:世間上的太陽有方位分所,惟有在白晝放光。而如來的智慧日光則非如此,而能遍一切處,作廣大照明,沒有晝夜內外之別。

2.眾務成辦義:太陽行於人間,一切的花卉草木各得增長,而世間的眾務也因此而得成。如來的日光遍照法界,也能開發眾生的善根,乃至世間、出世間的事業,都能由此而成辦。

3.光無生滅義:如果有重陰昏蔽,而使日輪隱沒,這並非太陽環滅,等到猛風吹走陰雲使日光顯照,也並非太陽才開始生出。佛心之日也是如此,雖然為無明重雲所覆障,但是卻無所減,在究竟實相的圓明無際時,也無所增。

 密宗奉大日如來為真言教主,因此稱之為摩訶毘盧遮那佛。圖/微信旃檀精舍

大日如來造像藝術

據《大日經》記載,大日如來又化現成執金剛、普賢、蓮花手三位菩薩,普於十方宣說真言妙法,廣度一切眾生。執金剛代表降伏;普賢代表息災;蓮花手則以增益為主。三位化身菩薩的廣大力用,代表大日如來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在形象方面,一般所見的大日如來形像,是以瓔珞、臂釧、腕釧、寶冠等裝飾物莊嚴其身。但大日如來的形象和姿態,在金剛界和胎藏界這兩部曼荼羅中略有不同。金剛界大日如來,跏趺坐,顯菩薩像,頭垂髮,戴五智之寶冠,上半身戴著手鐲、臂釧、瓔珞等裝飾品,手結智拳印,通身之色清白。胎藏界大日如來,雖也是跏趺坐,現菩薩像,但頭戴髮髻,身纏輕妙之衣,手結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白色)。

 大日之與釋尊,只是「內證」與「外用」之異,佛佛無異,二佛同體。圖為遼代銅鎏金大日如來佛坐像。圖/微信旃檀精舍

此外,也有四面大日如來的造像,源於大日如來為遍法界身。因此可同時向四方的四佛宣說四智印,所謂四面具足。如《金剛頂經義訣》卷上云:「四面毘盧遮那者,字輪中法身如來,四面圓滿,向四方作三昧相也」。這種四面大日如來的造像,在真言密教亦為罕見,但在藏傳佛教的四面大日如來卻極多,稱為一切智大日如來。

 大理國銅鎏金大日如來坐像,現為上海博物館館藏。圖/微信旃檀精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