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微笑佛造像 |2025.08.10 語音朗讀 10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四川資中東岩2號窟拈花佛目光下視,抿細的嘴唇與嘴角的笑意盡藏玄機。圖/資料照片安岳第三號釋迦涅槃造像,身軀僵直平板,卻反襯出方圓的臉龐及唇邊微笑的盎然生機。圖/資料照片北魏第二十窟雲岡石窟的大佛氣宇軒昂,勁健的微笑透露出威嚴凌厲的帝王氣象。圖/資料照片諸城龍興寺的盧舍那佛造像雖然僅存頭部,其寧靜含蓄的微笑顯得神祕。圖/資料照片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建於唐代,位於洛陽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向來以神祕微笑著稱。圖/資料照片 文/本報綜合報導古代中國佛教徒以佛經義理為基礎,創造了漢地佛菩薩造像藝術,無論是造型,還是線條的美學。而佛陀微笑傳達的是深層的領悟與內在修為,一抹淺淺的微笑,呈現出佛陀的慈悲與智慧。這種由內而外所散發、富有深意的古意笑容,成為佛像藝術的底蘊。微笑莊嚴盧舍那佛唐代興建的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位於河南洛陽龍門西山南部山腰的奉先寺,向來以神祕微笑著稱。該洞窟龕制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一鋪九尊式組合,窟內壁面裝飾浮雕較為繁密。主像高十七公尺有餘,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者。立足佛像下方,目光不知不覺就會被吸引,此微笑莊嚴富貴,讓人倍感溫馨與鼓舞。氣宇軒昂禪定佛建於北魏的第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輝煌之作,窟內壁面裝飾繁密。主像高十三點七公尺,具有印度犍陀羅渾碩健壯的藝術風格。大佛氣宇軒昂,勁健的微笑透露出威嚴凌厲的帝王氣象。壁面浮雕以及佛衣衣紋雖然富於變化,但都趨於平面,立於佛前,人們很自然地將目光停落於佛的頭部,精緻的面容使得主佛的微笑表情成為整窟的焦點。拈花印心釋迦佛四川歷史名城資中(古稱資州)東岩二號窟拈花佛,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該窟一龕兩像,一佛一弟子,佛是釋迦牟尼佛,弟子是大迦葉。大佛目光下視,抿細的嘴唇與嘴角的笑意盡藏玄機,是一種通徹投契的微笑,與舉花的手姿相呼應。此「拈花微笑」石雕造像在中國石窟中較為罕見,微笑是此窟的主題。宋代佛教從出世轉為入世,世俗化的藝術形式樸實無華,微笑也顯得平淡而微妙。解脫自在涅槃佛位於中國四川安岳臥佛鎮的第三號釋迦涅槃造像,巨佛身體扁平,疏朗的衣紋線牽引視線,突出光潤的臉部,身軀僵直平板,沒有扭轉動勢,塑造顯得羸弱,卻反襯出方圓的臉龐及唇邊微笑的盎然生機。該像成於盛唐,高度繁榮的社會,藝術氣氛具有深鬱的浪漫氣質,此時佛教造像同樣富有濃情和感染力。臥佛頭身比例八比一,符合中國古代繪畫中臥式形像的要求,其「秀骨清像」風格尤甚,給微笑平添東方風韻。距地五公尺,長二十二公尺的規模,給人震撼的是如此巨作刻在崖壁上,若非精雕細琢,很難有精采的創作,但此像卻運用概括粗獷的手法,透過巧妙合理的布局與節奏,顯得自如傳神。神祕含笑盧舍那佛據資料記載,在中國山東境內的諸城(古稱密州)城西有一座建於唐代的龍興寺,從地下挖出一尊數千斤重的碩大佛頭,高一點三二公尺,重約兩噸,石灰岩質地,頭頂飾細密螺髻,下顎處有「心」形吉祥痣。這座頭像是圓雕盧舍那佛像,其面相方圓清秀,五官寬大,展現北朝佛造像藝術特徵。這尊盧舍那佛造像雖然僅存頭部,其寧靜含蓄的微笑顯得格外神祕,其微笑表情極具感染力。當時正是中國佛教造像走向世俗寫實的過渡時期,其碩大的形體藝術造型和精湛的雕造刻工,被冠以「北朝第一笑佛」。 前一篇文章 佛笑有五因緣 放五色光加持眾生 下一篇文章 觀自在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字源 熱門新聞 01陸建匈塞鐵路 塞國段全線通車2025.10.0502全球佛光人 雲端共識和諧和平2025.10.0503埃及熱氣球映門農巨像2025.10.0504以愛育才 20教師獲頒星雲教育獎2025.10.0505菲律賓宿霧強震 佛光人馳援賑災2025.10.0606高市早苗 電視台主播邁向首相寶座2025.10.0507虎頭埤風景區 推動纜車BOT案2025.10.0508心保和尚闡述《八大人覺經》修行是生命最好的投資 2025.10.0509【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52025.10.0510【人間行者心】感恩茶會 一場殊勝的相遇2025.10.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功德海】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字源為何摩利支坐騎豬【除障增福】摩利支天菩薩造像韓承寶華 禎佛遊化【梵華寶蓋】佛門聖瑞 法義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