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從何而來?

文/囡仔  |2023.06.30
987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囡仔 

你有感受過恐懼害怕的經驗嗎?例如當你準備進入鬼屋玩的時候,有一種擔心隨時有鬼魅神出鬼沒攻擊的恐懼嗎?又當你夜晚獨自走在一條漆黑的暗巷裡,如有腳步聲尾隨時,會擔心有陌生人追逐你嗎?這是另一種對自身危險的恐懼。

強烈情緒 留下痕跡



或許人們都經歷過恐懼的強烈情緒,但是多數人並不怎麼積極看待恐懼這件事情的存在,就算是恐懼過後,嚴重者有可能會留下心靈疤痕,即使在較好的情況下,也仍不時令人覺得不舒服。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恐懼心態?這其實都是大腦的情感與思惟所擁有的恐懼認知,大腦是如何做到這點呢?與許多其他基本情緒一樣,恐懼會引起我們身體的生理反應。恐懼從大腦開始,我們全身的物理影響幫助我們作出調整,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危險情況做最有效的反應。

原來恐懼始於大腦中稱為杏仁核的部分。美國《史密森尼》雜誌曾報導:「例如看到捕食者,會觸發杏仁核的恐懼反應,從而激活參與準備戰鬥或逃跑運動功能的區域。它還會觸發壓力荷爾蒙和交感神經系統的釋放。」

恐懼是一種情緒,在我們的進化和生存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是為了我們的安全所必需存在的情緒。事實上,我們所經歷的某些類型恐懼,仍與我們生存的本能需求密切相關,如常見的「恐高症」和「昆蟲恐懼症」之類都屬之。

身體感受 強烈反應



恐懼也是一種本能反應,在必要時,為我們提供戰鬥所需的動力,或許引發恐懼的刺激有時並不相同,但身體反應卻是一樣的。當恐懼來自如恐怖電影或是繁重的課業,這種不危及生命事物引起的,或是站在懸崖邊那種更危險事物,都會在我們的身體上感受到恐懼。

雖然我們也許能夠以理智的方式克服恐懼,但身體上發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動的,會讓我們感到筋疲力盡。這是因為,無論原因如何,我們對恐懼的生理反應都可能很強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