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功德】佛教雕塑造像藝術 |2023.05.07 語音朗讀 263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木雕佛像因為木質不易保存,又容易遭蟲蛀,所選木材當以質地細密堅硬者為佳。圖為「北宋木雕水月觀音像」。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有關佛像的起源,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記載,佛陀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優填王因思念佛陀而心生憂愁,是時群臣白王言:「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禮。」於是以牛頭栴檀作佛陀形像高五尺,當波斯匿王聞優填王作如來形像供養時,也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這就是佛教造像最早的由來。在許多佛教經論中,對於造佛像的功德利益都有詳盡的記載。如《地藏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又云:「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由此可見,真心修學佛法的人,能發心或隨喜造佛像,是一件重要並且有意義的事情,也是修行中累積資糧的重要途徑。 木雕造像是現今佛教造像工藝規模最大的門類。圖為「北宋彩繪木雕菩薩像」。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從傳統方式來講,製作佛像從材料和技法上與坊間藝術品相似。佛像由於製造時所用的材料不同,約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雕塑法;二是繪畫法;三是織繡法。這三種方法所造的佛像,自古以來可以在寺廟中供奉,因此留下很多實體資料。雕塑是佛教造像中最重要的類型,至今流傳了大宗數量的佛教藝術品。佛像雕塑根據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大至可分如下幾類。▓ 木雕佛像運用各種合適的木材雕刻而成,相傳第一尊佛像就是優填王用旃檀木雕刻而成。木雕造像對於材質要求較高,因為木質不易保存,又容易遭蟲蛀,所選木材當以質地細密堅硬者為佳。比如:紫檀木、香樟木、檜木、沉木等。木雕造像也是現今佛教造像工藝規模最大的門類。▓ 石雕佛像 石雕佛像因石質不易損壞,被自然和人為因素毀壞的比較少,故遺存甚多。圖為「唐代七寶台石雕造像」。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石雕是現存佛教造像最多的品種,因石質不易損壞,價值不高,被自然和人為因素毀壞的比較少,故歷代石雕造像遺存甚多。如印度犍陀羅、馬圖拉,以及中國各大石窟,均保存大量的石雕造像。魏齊以至隋唐,都有不少的石雕造佛像流傳下來,其形式有一尊一石或多尊共一石,也有帶龕形,或佛座上刻有銘文。結合碑刻與造像開龕的形式,稱作「造像碑」。▓ 金屬鑄造 「日本奈良藥師寺唐代鑄銅藥師佛像」,這類佛像通常使用銅或鐵鑄成,也有金銀鑄造而成。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這類佛像通常使用銅或鐵鑄成,也有金銀鑄造的,不過極為少見。印度也有少量的鑄銅佛像傳世,中國六朝至唐宋時期有極精美的小型鎏金銅鑄像,在背光後或像座上刻有銘文,極為珍貴。現存最大的銅鑄佛像為河北正定隆興寺的「北宋千手觀音像」。此外,藏傳佛教和東南亞地區也有銅鑄像流通。▓ 金鍱佛像 「日本平安時代錘鍱西方三聖像」,是利用薄銅板的延展性槌打而成,也稱鍛造佛像。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是利用薄銅板的延展性槌打而成,也稱鍛造佛像。西晉時期即採用此種造像法,晉沙門竺道一於太和年中(西元366~370),在嘉祥寺造金鍱千佛像。又如《出三藏記集》的〈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所載,有「定林獻正於龜茲造金鍱槌像記」。因為銅的延展性有一定限制,以錘鍱法比較適合製作浮雕,也可用於寺院裝飾。▓ 泥塑佛像 「五台山殊象寺清代泥塑文殊菩薩像」,因泥塑材料便宜,所以在佛教造像中應用較廣泛。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這類佛像通常是用泥塑而成。現在甘肅敦煌石窟和炳靈寺石窟,保存了不少六朝至唐宋的精美塑像。宋元明時期的塑像,各有不同風格。泥塑因材料便宜,製作也相對容易,故在中國造像中應用比較廣泛。如今山西寺院中保留的古代塑像,十之八九皆為泥塑。▓ 陶瓷佛像 陶瓷像有素瓷和彩瓷的不同,唐至遼代的三彩瓷像最著名。圖為「景德鎮元代影青瓷塑觀音像」。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這是用陶瓷土燒製而成,有素瓷和彩瓷的差異。唐代至遼代的三彩瓷像最為著名,如現存遼代八佛窪三彩羅漢像,可謂中國雕塑史上的精品。景德鎮的影青瓷造像和何朝宗的德化瓷造像,在中國佛教藝術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乾漆夾紵佛像 夾苧佛像據說為東晉名士戴逵所創,流傳至今有1600餘年。圖為「明代乾漆夾紵水月觀音像」。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乾漆夾紵像又稱「脫胎像」,是先用泥捏塑成形,加上木架,蒙上麻布,然後施漆灰,等漆乾燥凝固後,再除去內部的泥土。晉法顯《佛國記》載:于闐有夾紵佛像。中國夾紵佛像據說是東晉名士戴逵所創,流傳至今有1600餘年歷史。相傳武則天曾造巨型夾紵大佛,佛的一個腳趾能站數十人。乾漆夾紵像的優點是整體輕便,不易被蟲蛀或遭腐蝕、潮溼等損壞。 前一篇文章 【聖觀自在】千手觀音 百變現身 下一篇文章 【大地祕藏】敦煌地藏菩薩畫像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妙佛樂】敦煌壁畫 不鼓自鳴【七寶之首】佛像貼金 功德殊勝【福慧具足】佛教財神 廣施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