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星雲大師──記大師與先祖父謝潤德的殊勝因緣 文/謝智光(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2023.05.04 語音朗讀 19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大雄寶殿計畫圖。 圖/謝潤德建築師事務所嘉義佛光山圓福寺重建計畫圖。圖/謝潤德建築師事務所 星雲大師與謝潤德老居士攝於嘉義吳鳳廟。 圖/謝嘉峰提供 文/謝智光(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星雲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人物。大師對世人的貢獻不限於台灣,而是深深影響整個地球;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應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今年二月初傳來大師圓寂的消息,感謝大師曾提及先祖父謝潤德老居士。我想如今有必要將大師與謝潤德的因緣重新梳理,以懷念先賢的恩德。先祖父謝潤德中壯年時期很幸運地認識了大師。當時大師對佛光山未來的發展有清晰的想法,且深知需要一位能夠協助實現理想的建築師;幾經輾轉,大師認識了身為建築師、任職於中國石油公司嘉義溶劑廠的謝潤德。因緣際會之下,謝潤德聽從大師的設計,將佛光山建設計畫圖繪出,並為其上色,對當時仍為麻竹園的佛光山本山,有了初步的構想。一張建設圖 開啟佛光因緣這張規畫圖將大師的願景轉化成實際的目標和可行的計畫,最後大師也讓佛光山的建設一步步地實現。(作者按:此張建設計畫圖,首次刊登於1968年12月1日《覺世旬刊》,大師並於〈一張建設計畫圖〉一文中詳述此段因緣。)筆者整理謝潤德留存的文獻資料,發現了大師曾到訪嘉義弘化的足跡。謝潤德在溶劑廠工作時,常使用當時較為先進的攝影、播音設備,為當時的緇素大德留下珍貴紀錄。配合大師的文字記錄,遙想大師與謝潤德討論佛光山的願景和設計的情景;謝潤德為台灣寺廟設計建築圖,是為了報佛恩,以專業的建築師能力協助大師完成規畫圖,應當是非常歡喜的!謝潤德曾受訪於《聯合報》提及,若不是佛菩薩的加被,並不容易完成一座寺廟的建築設計。或許是佛菩薩的牽成,使大師與謝潤德在因緣和合下開啟了佛光山的建設。謝潤德保存了許多大師早期在嘉義地區弘法、參訪的珍貴照片。老照片記錄大師在嘉義弘法的點點滴滴:大師在嘉義佛教會宣講《佛說阿彌陀經》,由大師主講、慈惠法師閩南語翻譯,大師的法緣很盛,經筵是座無虛席;大師到嘉義天龍寺參訪,當時接待大師的是天龍寺住持心一法師,大師並為大眾介紹壽山佛學院的課程規畫,從課程中看出大師的教育理念是動靜皆宜、內外兼具;此外,在嘉義工作的謝潤德也歡喜招待大師一行人到名勝古蹟參訪,大師與謝潤德的合影是在嘉義吳鳳廟。謝潤德與佛光山的因緣,除了繪製佛光山整體規畫圖之外,還設計了「佛光山大雄寶殿計畫圖」(1968年);並擔任「嘉義佛光山圓福寺」和「澎湖慧海寺(今海天佛剎)」(1982年)等多座佛教現代建築的建築設計師,參與重建工程。提攜後輩 感念慈悲心量1995年謝潤德往生,大師雖身在澳洲,仍通過傳真稿表達了對謝潤德的感念。大師特別請當時佛光山的住持心定和尚前來拈香,並請慈莊法師到家中慰問,大師真情的對待,使謝潤德的子孫們感念至今。2019年農曆過年期間,筆者長姐帶著父母前往佛光山參加圍爐,有個機會可以供養大師;家人們在紅包上署名為謝潤德的子孫。年後,意外收到佛光山惠中寺住持覺居法師來電,告知我們至惠中寺領取大師的回贈禮─佛光山整體規畫圖裱框紀念,回贈給謝潤德子孫,這讓筆者深刻感受到大師的慈悲與念舊。以此因緣,筆者的博士論文遂而以謝潤德為研究對象,過程中得到嘉義佛光山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的協助,查找到珍貴的文獻─將佛光山整體規畫圖公諸於世的《覺世旬刊》,這就是大師所云,首次讓信徒知道佛光山未來樣貌,並陸續得到護法支持的刊物。當時一版報導云,這是佛光山「未來計畫與逐步建設,有兩大目標:一是信仰部分的,將是台灣第一個十方叢林;二是教育部分的,將是一所未來的佛教大專院校。」,二、三版則彩色發表「佛光山建設計畫圖」,說明是由「名建築師謝潤德居士所繪,這張計畫圖,另用銅版紙和模造紙印了一萬張,讀者歡喜,函索即贈」。50年後的今天回顧佛光山,的確是依照此計畫圖逐步完成,佛光山所建設的大學院校,還不只一所,可見大師當時的遠見及實踐力,令人讚歎。2020年7月筆者完成學位,請覺禹法師協助轉呈大師。大約一個月後收到法師來電,轉知大師收到論文後非常高興,更將剛收到、他人供養的紅包旋即當作獎學金,轉贈給筆者,這是筆者始料未及的驚喜。在筆者父親謝嘉峰、外子林庭億的陪同下,前往圓福寺領取大師的鼓勵。大師提攜後輩不遺餘力的慈悲心,深深感動著筆者。飲水思源 緬懷先人德澤筆者2021年2月開始在逢甲大學兼課,開設通識課程「台灣寺廟說故事」,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寺廟的美好,並透過這堂課邀請各寺院的法師們前來演講。2021年5月,禮請楠西萬佛寺住持法藏法師蒞臨演講,為宗教基本法的創立做基礎解說;同年11月,禮請依空法師蒞臨演講,為同學們闡述了佛陀、玄奘大師、星雲大師的斜槓人生,並解答同學生命的困頓問題。2022年,筆者再次與家人前往佛光山圍爐,拜見依空法師並聆聽開示。法師分享如何與青年學子互動及教學經驗,給予筆者極大的幫助。之後筆者持續邀請法師們蒞臨學校演講,同學們大多表示從未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出家師父,對於師父們的學識與涵養更是非常敬佩。飲水思源,身為謝潤德的子孫,筆者思考,都是因為大師的善因緣,吾等才能持續親近善知識。謹以此文緬懷星雲大師的恩德及先祖父謝潤德的慈愛。 前一篇文章 命中注定遇見佛 下一篇文章 記憶與文學的一點佛緣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念星雲大師圓寂二周年】人間和尚─懷念星雲大師(節錄)星雲大師圓寂二周年 醫療因緣的慈悲啟示星雲大師圓寂二周年 人間佛教的璀璨燈塔《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佛法與創意(節錄)緬懷星雲大師──回顧佛光山本栖亞華作協大會懷念星雲大師 人生旅途 導航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