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讀的圖畫書】小孩是我,大人也是我《超級沒用的大人》

文/施佩君  |2023.03.19
3854觀看次
字級
《超級沒用的大人》 圖/大塊文化提供

文/施佩君

單看書名與封面,會以為《超級沒用的大人》是小孩「吐槽」大人的圖文書。然而,翻開書,視線游過鵝黃色蝴蝶頁上一群以單色線條描繪,捂著眼的孩子,移到第一幅畫上,我愣住了。藍色的水瀑下,男孩站在石頭上,低著頭捂著眼,任水花四濺,上方白色的大字寫著:「大家都以為我在玩。其實我在哭……」再下一頁,封面上綠髮紅衣小女孩吹得鼓鼓的大氣球,瞬間破裂,清楚表明要將大人虛偽的表象世界徹底拆解的企圖。

大人怎麼會這樣呢?

大人為何老是讓人無言呢?

如果小孩身邊都是沒有用的大人,那該怎麼辦呢?

書中的文字看起來是小孩的嘲諷、埋怨與批評,孩子來讀應該很解氣;大人就算不服氣,好像也無從辯解。你是會以工作忙、壓力大、記性差為藉口而忘記接送小孩的大人嗎?還是不斷提醒「你是超級幸福的小孩」不小心灌了心靈毒湯的大人?是一時興起就要孩子在別人面前表演,忘記體貼孩子感受的大人嗎?還是完全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忘了對自己好一點、常常失去重心摔得鼻青臉腫的大人?……如果把每一篇的「控訴」都拿來自我檢視,就算不是完全符合的超級沒用,至少也是符合一、兩項的有點沒用吧。(如果有完全不符合的「超級有用大人」,我真想認識你。)

蒙上眼睛視而不見

沒用的大人有時傷了孩子,有時傷了自己。這本書裡經常出現用手捂著雙眼的孩子,一直到尾聲,棕色大狗問出了我的疑惑:「你是在哭還是玩躲貓貓?」藍色連身裙女孩回答:「我是邊哭邊玩躲貓貓。」多麼令人心疼的回答。對於大人有心或無心的傷害,孩子只能悲傷與逃避;大人難道也要蒙上眼睛視而不見嗎?

「因為覺得人生太苦,我的作品通常會有一個快樂的結局。」幾米在分享創作心得的《繪本的夢想與實際》一書中如是說。他也以這份寬容對待《超級沒用的大人》。書的最後, 孩子們都睜開眼睛,直視大人的假面與脆弱,微笑說出「超級沒用的大人,放心啦,我們一起繼續沒用的人生吧!」讓所有的大人都鬆了一口氣;《超級沒用的大人》不是為了吐槽,而是為了傾訴,不是為了批評,而是為了原諒,前提是孩子們的心聲能被聽見、被看見、被關注、被接受。

表象與真相之間

閱讀過程中,我總是會想起第一幅畫的提示:表象與真相間存在著「以為……其實……」的距離:小孩以為大人無所不能,其實大人很沒用;大人以為小孩什麼都不懂,其實小孩了然於心。大人與小孩可能都在嘻笑怒罵的掩飾下哭泣,因為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而脆弱,因為不被理解而寂寞,沒有哪一邊的壓力與煩惱少一些。而作者幾米就是畫中那些很大隻、很可愛的動物們,「睜開很大的眼睛無辜地看著圖畫裡需要愛的小孩」(《繪本的夢想與實際》第32頁),用創作無條件的愛著每個人的不完美,撫慰每一顆受傷的心。

幾米畫的是小孩,說的是大人,好像是兩個對立的角色。當我一篇一篇的讀下去,一方面反省自己是否犯了同樣的毛病,一方面漸漸產生「小孩是我,大人也是我」的感覺,不僅有「當我是小孩時也有同樣感覺」、「身為大人的我有時的確會那樣」的共鳴,還會想像「當小孩的我遇到當大人的我」會如何看待這些狀況,會有什麼樣對話。當小孩的我,也許會如最後一幅畫中的綠髮小女孩,站在破掉的氣球上,捂起眼睛說:「希望我長大以後,不會變成一個超級沒用的大人。」當了大人的我應該會沉默,微笑以對吧。是的,我也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