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據台電估算,今年營運若要達到損益兩平,電價需調漲百分之六十八點五四,台電將爭取今年至少調漲百分之三十,計畫七月調漲。
台電表示,目前國際油價超過一百一十美元,煤價漲幅驚人,目前燃料成本占發購電成本的七成五,如果國際燃料價格維持水準,國內電價也不調整,今年將虧損一千五百五十億元,因此電價有立即檢討必要。
現在什麼都漲,電價固然有不得不漲的理由,但即便調漲三成也是非常高的比率,尤其夏天即將來臨,又將實施「夏日電價」,更是讓百姓心驚膽戰。
每年夏天台電實施所謂「夏季電價」,以價制量要人民節約用電。不過,台灣的住宅民生用電,只占全體用電量的百分之二十一,反而是工業用電最大宗,占了五成四,商業用電也占百分之十一,因此,把電價單價調高,必須考慮這三者用電是否以一致的標準、比率調高。
其次,「季節電價」不等於「時間電價」,電力結構的背景是夏天會缺電,但夏天吃緊的其實是白天,晚上電力反而過剩,所以應把白天不必要的電引導到晚上用,才符合實況。
時間電價都實施在工業用戶上,尖峰時間比較貴、離峰便宜,而民生夏季採累進電價,即使最便宜的電價也比工業用電最尖峰時還貴。
台電說,台灣的電費其實偏低,的確,而且講環保就不應說夏季電費太貴,用電愈多就是環境與資源消耗愈多,但是,讓用電最少的一般大眾付最貴的電,並不合理。
當然沒理由讓台電賠錢,就如同油價凍漲,不符合市場機制一樣,但新政府提出電價調整方案時,必須把「夏季電價」納入考量,也應合理分配民生、工業、商業電價的比例,兼顧民生與工商業發展,難度可能很高,將考驗新政府的智慧。
陳次娥(北縣汐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