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87】教育學者 柯絲塔&郝威絲 體悟感恩的力量 文/楊慧莉 |2022.12.31 語音朗讀 74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柯絲塔讓學生在完成一樣功課後就親吻自己的腦袋,以示對自己頭腦的謝意。圖/推特柯絲塔(右)在醫治她的醫院與醫師合影,她對醫療團隊充滿感謝。圖/推特感恩會讓人敞開心胸,改善病情。圖/Pexels憤恨會讓人陷入孤立,加重病情。圖/Pexels郝威絲曾染上帶狀疱疹,感恩之心面對挑戰。 圖/kerryhowells.com柯絲塔罹患腦瘤,以感恩代替對抗。圖/推特 文/楊慧莉感恩,是一種可增進福祉的生命態度,對兩位教育學者柯絲塔&郝威絲尤然。她們不僅擁護和研究這種彌足珍貴的態度,還都遇上需要這種態度派上用場的重要時刻……神經重塑身體非戰場 用感恩代替對抗克里斯蒂娜‧柯絲塔(Christina Costa)在高中和大專院校教授心理學,專長是研究人類福祉和復原力;是一位對融合教育極有熱忱、且非常關愛學生的老師。在中學擔任理科老師時,柯絲塔會教學生用手指輕敲他們的嘴唇,接著再去觸碰頭頂,以此方式親吻他們的腦袋。此做法靈感來自一次造訪朋友任教的幼兒園,看到小朋友這麼做,覺得很可愛,決定也在自己的課堂上如法炮製。漸漸的,它變成一種有趣的儀式,讓學生在完成一樣功課後就親吻自己的腦袋,以示對自己頭腦的謝意。後來,她回研究所念書,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任教之路更上一層樓;不只教中學生,也教大學生,科目從理科到心理學。期間,她也超想讓學生去親吻他們的腦袋,但又擔心強人所難,於是就暫時作罷。病魔上身成鬥士前年有一天, 柯絲塔在下課時嚴重偏頭疼,接著半臉麻痺、視力模糊。當偏頭痛持續發生,在看過很多醫師,又開始暈眩時,她去做了磁振造影檢查。當時,她還有點興奮,想說自己的腦部片子可以在教授腦部影像時成為教材。檢查結果不太妙,醫師要她到急診室,在那裡她看到右腦有一團東西。當晚,她在醫院嚇到眼淚直流。接著,她開始親吻自己的腦袋,並每天這麼做,直到動手術那天和之後。手術兩周後,病理報告出來,柯絲塔被診斷出罹患再生不良性星狀細胞瘤。接下來的幾周很難熬,她想弄清楚自己最掙扎的部分在哪裡。她回翻自己接到病理報告後一周在IG上的心情留言,「我要持續奮戰、我要繼續愛著、我要活下去……」之後的一周,她寫著,「鬥士,我的名字旁邊又多了這個東西,像個新活,也像個新身分、一個新角色。我看著鏡中的自己,要當個鬥士,一開始感覺還好,但後來覺得有些累,這個角色好沉重,讓人難以負荷,我卸下它,留在地板上。戰爭,這種事不適合我,而我的身體也非戰場。」續吻腦袋湧謝意此刻,柯絲塔明白自己早已掉入一種「戰鬥」的敘事裡。就在人們聽到她的診斷後,她就變成了一位必須戰勝腫瘤的鬥士。但她實在不喜歡跟自己的腦袋對抗,因為她已經親吻它多時。她知道戰鬥的敘事可以賦予許多人力量,唯獨對她無效。於是,她開始參考過往學到的一些有利身心福祉的練習,包括感恩。她知道感恩這招很管用,只是她尚未身體例行。而今,柯絲塔將一些練習融入生活,不再專注於身體做錯了什麼,而是聚焦於對自己身體的感恩。她也明白手術前後親吻腦袋之舉是有些效用的,「感恩已經成為一種協助我的工具,在全世界都說我該抗癌時,我重新校正我對疾病和失能的看法。」每次她去放療,戴上面罩,她就親吻自己的腦袋,並專注於住院醫師對她說的「健康的細胞可以漸漸修復,但癌細胞不能」。當她看到自己的手術報告時,大聲念出當下,忍不住啜泣,留下開心的眼淚,因為她想到腦神經團隊為她所做的一切,心中湧現對科學、醫學和她的醫療團隊滿滿的謝意,蓋過她對未來生命的憂思。感恩激活腦神經柯絲塔愈感恩,就感到愈平靜,讓她好奇於「有感恩之心對腦神經有何益處」。因此,她深入研究,發現:感恩,會產生心理和社會上的正面結果,如增加幸福感、減少抑鬱,擁有更緊密的關係等;而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則顯示人在覺得感恩、表達謝意時,腦部多處和腦神經通路都很活躍,認知上有助於趨吉避凶,趕走有害思想,更好掌控自己的狀況,「更棒的是,我們可以有意的激活腦中的感恩迴路」。神經可塑性,正是她的授課內容之一。它是腦袋在我們一生中組構新的神經連結的能力,是一種人人都可操練,愈練愈好的能力。而今,柯絲塔罹患腦瘤,正是她發揮身教的時候。她持續操練感恩,包括在準備進行化療時持續感謝腦袋所操持的美好工作。每天早晨醒來,她寫下三件值得感恩之事及其原因。她也給照顧她的醫療團隊寫「謝卡」,感謝他們的聰慧、仁慈和耐心。作為樂中「幸福研究」的心理學者,柯絲塔如今卻得了腦瘤,在玩味之餘,深感「我們應對腦瘤和腦癌有更多的關注和研究」。生命會經歷什麼,難以預料,但她認為我們仍可對無法預期的挑戰心存感激。面對病魔,柯絲塔相信除了對抗,還有其他路徑,那就是無條件的愛自己的身體,不管它發生了什麼事,而只要練習感恩,就能重整神經迴路,協助我們建立復原力。不管如何,她希望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花個一秒鐘親吻自己的腦袋,感謝它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另類解藥逢慢性疼痛 用感恩代替憤恨凱莉‧郝威絲(Dr Kerry Howells)是作者和得獎教育學者。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她研究、教導,也身體力行感恩。除了教育單位的各級領導和老師,她也跟衛生專業人員、體育教練等合作。這些合作對象都說,生活中操持感恩,能增進生活福祉和人際關係。 病痛消磨感恩心除了他人有感,對於感恩的力量,郝威絲在一次長時間刻骨銘心的慢性疼痛後,也蒙受其福。只是,好事多磨,她還歷經一番「憤恨」的洗禮。原來,多年前,她染上帶狀皰疹,遭受多個月的腦部劇烈神經痛。這種痛,讓她身心靈俱疲、萬念俱灰,能活過每一天就是很大的成就了。儘管多次教導感恩在逆境的重要性,但郝威絲發現自己在極度受苦時很難讓感恩變得自然。由此,她得知感恩所需要的強大心智,遇上身心劇痛就被嚴重削減了。始終相信心念威力的她,感覺遭到震撼教育。此外,一場病帶走她的健康、工作和寫作能力、海外之行計畫,都讓她對這場病憤恨不已。她明白這種憤恨之心似乎也消解了她的感激之情。憤恨,似乎是當人覺得無力、無法掌控狀況時的自然反應。一場病讓郝威絲與憤恨直視。她憤恨自己在世間的尊嚴和價值被生病和失能瞬間摧毀;憤恨別人都好好的,卻無法感同身受她痛苦的處境;憤恨複雜的醫療系統有時幫不了病人;憤恨自己變得如此灰色,卻也無能為力改變現狀。憤恨會加重病情然而,已有研究顯示,憤恨可引發潰瘍、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頭痛、關節痛、失眠、壓力等疾病。郝威絲從自己罹患帶狀皰疹的經驗中發現,憤恨加劇她的病況,讓她更難康復。憤恨,讓她整個人很緊繃、抑鬱、深陷其中,緊緊握住她的神經痛。面對這種狀況,郝威絲再度拿出「感恩」利器,解決憤恨難題,「因為它們是兩種相反的狀態,只要感恩出場,憤恨很難盤據」。根據她的研究和觀察,其運作原理是,憤恨讓人因轉進自己的世界而陷入孤立,感恩則給人歸屬感和連結感;憤恨讓人不斷回味被拿走的部分,感恩則助人看見所獲得之物;憤恨讓人封閉並著眼於缺這少那,感恩則打開各種可能性;憤恨讓我們遠離現實並責怪自己和周遭人,感恩則讓我們敞開心胸,多些原諒、少些論斷。讓感恩成為主力郝威絲建議我們平日多感恩,但這並非只是用感恩之心代替憤恨之情,而是感恩本身就是一種行動,不僅是一種感覺;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每次遠離憤恨,就會離感恩近一點,這也會讓我們明白自己總是可以選擇要如何回應慢性疼痛等疑難雜症,不像憤恨只是徒增無力感。同樣的,每次遠離感恩,也會讓我們離憤恨近一點。因此,「找到方法,讓自己隨時保持警覺,知道要讓感恩成為生命中的主力,也很重要。」對此,郝威絲建議,可以在所感恩的事物上去磨練感恩的力量,而非從所經歷的痛苦本身去尋得感恩之情,而感恩之事視情況有所不同,可以是感恩自然、我們的小孩或我們所住之地,「如此,就會增強我們的生命韌性,讓感恩為我們的身心注入益處,最重要的是,憤恨再也無法駐足。」歲末,是感恩好時節,就讓我們從感謝周遭的美好事物做起,開啟嶄新的一年吧! 前一篇文章 【生活智人86】ABC主播 哈里斯 正視心魔邁向更好的自己 下一篇文章 【生活智人88】播客主韋丹坦:隨時迎接全新自我!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5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6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9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生活智人141】數位鑑識專家法里德 教你如何分辨照片真偽【Herstory97】創意工作者麗莎用幽默轉化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生活智人141】數位鑑識專家法里德 教你如何分辨照片真偽【Herstory97】創意工作者麗莎用幽默轉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