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鍋舊公司 掌握3大關鍵 文/程憲 |2022.12.10 語音朗讀 726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 文/程憲「缺工嚴重」時代來臨,大企業找不到人才,中小企業則連最基本的行政人手都補不齊,不少企業於是開始動腦筋,轉頭回去找離職員工……不少人資專家都認同:「離職員工是最完美的職缺候選人!」原因無它,隨著就業市場、勞動狀況的改變,現在願意回鍋前公司的員工愈來愈多;同時,隨著網路科技愈發達,對資訊掌握能力更強,即便離開也能獲得前公司的資訊,回鍋成本大大減低,對回鍋員工、公司來說都樂見其成。離職原因多和人相關 事實上,大多數上班族離職的原因,多半不是不能勝任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和能力,據研究調查,超過6成以上的員工,是因為辦公室「人際」溝通不良而失望、負氣、被迫離職,特別是和主管間「溝而不通」時,比「找到更好去處」更讓員工迅速做出離職他去的抉擇。話說回來,如果當初員工離職的原因不存在了,或是辦公室人事重新調整,回鍋的舊員工,不用花時間適應公司文化,同事間相互認識也有助於溝通合作,此外,熟悉工作流程和做事眉角,更大大有利於業務推動……大多數員工離職的主因,不在技術,而在溝通。圖/360d才庫事業群吃回頭草風潮正流行整體評估下來,好處說不完,也因此,當疫後缺工潮顯現之際,不少企業開始動腦筋主動找回舊員工,補足人力缺口,期待業績起飛。但也有不少人卡在「好馬不吃回頭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傳統思惟中,即便職場潮流正風行回鍋潮,「吃回頭草」大有人在,還是有人擔心「回鍋」會沒面子,也怕不能忘懷心中疙瘩,或憂心工作能否無縫接軌……所以職場專家針對一些關鍵事項,還是提醒員工應多加注意,才能「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社群媒體領英(LinkedIn)上的數據顯示,2021年所有新員工中,有4.5%是回鍋前公司的員工;高於2019年的3.9%。再以回鍋時間來說,根據BBC Worklife報導的LinkedIn數據,2021年的美國員工,大約隔17.3個月會回鍋前公司,對比2010年的21.8個月,已經大大縮短很多。員工回任好處說不完關於「回鍋」這件事,據全球人資論壇Epignosis人資營運總監指出:「招募新員工比起重新招募回鍋員工,新員工的成本較貴且費時,相比於回鍋員工,更熟悉公司、產品、流程,加入後可以更快有生產力。」不少人資顧問也向企業表達「不只喜歡企業員工回鍋,甚至大力推廣」的態度。Crossing人才經理Nicola Thomas表示,他在招募新員工時,會積極且密切注意離職員工的近況,並以此作為招募的來源,身為公司人資主管,必須無時無刻想出新的方法吸引舊員工,盡量擴大人才搜索範圍,而「最完美的候選人」就是離職員工。圖/123RF循序漸進回鍋不躁進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是員工想回鍋就一定能回鍋。職場專家提供3大關鍵指南,讓離職員工靜心思考,並依狀況提出解決方案:當想回鍋卻困擾於「想回頭不知道怎麼開口?」、「沒有我的位子了怎麼辦?」、「前老闆真的要我嗎?」等諸多問題時,且參考職涯教練建議的回鍋指南!1. 跟前工作親近的人聯絡親近的人有兩種,一是「關係上親近」,或許你們在過去有著良好關係,方便向他詢問公司目前的狀況,是否有合適的職位等;另一種是「工作上親近」,也許是你的主管,了解你的工作狀況、能力,也會更好為你評估是否適合回鍋公司。2. 證明為什麼現在更好若對回鍋前公司有興趣,請先確保「當初的離職原因被解決了」,不論是對工作職務內容、薪資待遇、人際關係等,先做好完善的了解,確保當初離開的原因已經不在,這樣的回鍋才有意義。在確定公司現況更好後,員工也必須向公司證明「為什麼自己變得更好了」,完美的詮釋自己的優點,從離開到現在做了哪些、學習了什麼、成長了多少,清楚解釋自己當初離開的理由,以及現在願意回鍋的原因,並證明自己更優秀,對回鍋公司才是有好處的。3. 為每一次回鍋播下種子支付平台Relay Payments首席人事官Amy Zimmerman說:「回鍋前公司的過程,在你離開時就開始了!」每一次的離開,都要為自己留好後路,完美轉身的同時,盡可能維持良善的人際關係,讓老闆同事對你的離開保持支持及包容。甚至,在離開時就可以「播下希望再次合作的種子」,如果他們保持正面態度,你也知道他們會很高興讓你回來,那未來要再次搭上聯繫就容易許多,也為你的回鍋奠定了基礎。有朝一日順利回鍋後,你們的相處也不會太過尷尬或奇怪。取材於「科技報橘」圖/123RF誰說離職員工=叛將?有些老闆認為「員工離職=叛逃」,因此不希望哪天在自家公司看到他回鍋。不過,大聯大控股永續長、友尚集團董事長曾國棟,卻鼓勵企業負責人及公司主管不妨換個角度思考:這些「迴力鏢」員工,在其他公司繞了一圈,還願意回鍋原公司,表示自己公司在某些方面確實比外界還好。曾國棟認為,回鍋員工不需重新培訓,又學了外來功夫,穩定性也更高,如果適任,不妨考慮任用。「其實,在某些行業,例如廣告、公關、媒體……等產業,跳來跳去,最後跳回原公司,是很常見的事。」甚至過去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半導體部門台灣分公司,員工離職2、3年後常又回鍋,而且位置愈爬愈高。曾國棟研究發現,不少企業和摩托羅拉想法相似,對員工寬宏大量,與離職員工維持良好關係,也容許員工回鍋。事實證明,員工在外面走一圈再回來,不但可以帶回新功夫,充實公司的精兵強將,見到公司善待回鍋員工,對內部員工也會發揮正面的影響。 前一篇文章 外語能力為職場加分 下一篇文章 不是當業務 年終獎金難滿意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各大金控 校園徵才合計4萬人裝忙的時代結束 擁抱AI 展現價值業務力 AI也取代不了的技能【國際職場面面觀】綠色永續環境求才若渴 作者其他文章綠色航運當道 不減碳就繳錢各大金控 校園徵才合計4萬人撞到月亮的樹 台灣杉成東亞最高樹 CO2 碳費開徵 智慧購物省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