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琪琪
圖/琪琪
文/林育安
在我們的周遭生活中可常看到許多大小不一的河川,可是這些河川具有哪些功能性呢?
河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功用包含有船隻行駛、水上市集、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事實上河川在環境生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河川除了具有上述幾項功能外,其實還兼具有環境生態的功能。
蘊育植物 平衡生態
河川孕育了水中植物和溪流周邊植物的生長,這些植物,依其性質的不同,可分沉水性植物、挺水性植物、浮葉性植物和漂浮性植物,以及溪流周邊也有溼生性植物,它們均可經由陽光照射後,利用生物或非生物所排放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做為行光合作用的來源以產生氧氣。
平均1萬平方公尺的闊業林,可以將1公噸的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而產生73公噸的氧,可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減緩溫室效應的發生。
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時,容易導致「溫室效應」產生,進而發生「全球暖化」問題的發生。南、北兩極的冰山若受到「全球暖化」問題的影響,將會導致冰山融解,造成海平面上升,許多島嶼國家將因海平面上升而沉沒於海中。
此外,冰山融解會導致海嘯效應,致使海水倒灌陸地,一旦海水退掉後,土地表面的殘餘海水,受陽光照射蒸發而形成鹽粒,覆蓋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產生「鹽漬化」現象,致使植物無法生長而萎縮死亡。此外,冰存在冰山中數億年的微生物或病毒,亦可能因冰山融解而恢復生機,會對現今的生物或人類造成怎樣的傷害更無法預知。
如果土壤表面因植物無法生存,外界的環境溫度又高時,土壤表面的水分會不斷蒸發於空中,貯存於地下的地下水在往上抽取的過程中,也將貯存在地下中的鹽分往上移動,致使土壤「鹽漬化」會愈來愈嚴重,因而土壤與土壤分子間結合能力愈來愈鬆散,形成所謂的「沙漠化」現象,最終導致植物逐漸枯竭。
蓄水功能 調節氣溫
河川的水還具有蓄水的功能,由於土壤和土壤間有時空隙較大,河川的水除了在地表流動外,部分的水會從孔隙中注入於地下層土壤中,當地下有一層緻密不透水的岩層時,水就被貯存於此而形成所謂的「地下水」。地下水可以做為乾旱期水源不足時的貯存庫,另一方面當地下水足夠時,可以乘載地上物以免發生不可逆的地層下陷。
河川的水,平時具有調控外界溫度的功能,當外界環境溫度上升時,溪流的水會因陽光的蒸發作用而降低環境周邊的溫度作用。曾有研究指出,有溪流的地方和沒有溪流的地方,環境溫度相差約2~3℃,顯示河川的水對外界環境溫度具有調控作用。
此外,河川的水因周邊土壤結構的差異,孕育了不同的植物相,植物相種類繁多,除了可以多元化的食物種類以吸引更多不同的動物來此採食外,亦提供作為動物躲藏和棲息的地方,以增加該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
因此,看似一條不起眼的河川,卻在我們的環境生態中扮演著一個重大的角色,希望大家能愛護和維護我們的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