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瑩瑩
小朋友去過池塘邊玩耍嗎?能任意說出幾種池塘裡的植物嗎?認得出睡蓮、布袋蓮、香蒲、蘆葦、野薑花、慈姑這些水中植物嗎?其實我們日常生活所吃的食物中,有許多也是來自水生植物的葉、莖及果實,例如水稻、芋頭、茭白筍、荸薺、空心菜、菱角、蓮藕等等都是呢!也許我們只是表淺的看到迷人的花朵、有趣的結構,以及不同植物的顏色和深度,但是其實植物總是在池塘裡和各種水生系統中,發揮著特定的作用,它們構成了池塘中幾乎所有生命的食物鏈基礎,在水中產生溶解氧,並為小魚和無脊椎動物提供一些保護作用。現在就讓我們從葉片與水面的相對位置,以及生活習性,來認識水中四種類型的植物吧!
沉水植物 水下成長
沉水性植物是完全沉浸在水裡面的,沒有所謂水上形態,它們多生長在水較深的地方,根長在土裡,葉片通常呈線形、帶狀或絲狀,可隨水流擺動,減少水流衝擊,還能隨水位高低伸展或彎曲,一生完全在水中度過,包括金魚藻、苦草、水蘊草及海帶都是。
挺水植物 水面開花
通常生長在水邊或水位較淺的地方的植物為挺水性植物,它們和沉水性植物一樣,根也是長在土裡,但葉片或莖卻挺出水面,花多數在水面上開放,包含有野慈菇、水稻、蘆葦、茭白筍、荷花、水芋與香蒲等。不過也有一些挺水植物能在水面下長出沉水葉,不過形狀與水面上的葉片不太一樣,能適應水面上與水面下兩種生活,葉形變化非常大,稱為「兩棲性植物」,如:無柄花石龍尾或圓葉節節菜等。
浮葉植物 葉寬且圓
浮葉性的水生植物多半生活在深水域環境中,它們的根莖或球莖會固定在水底的泥土裡,葉片由長長的葉柄支撐著,平貼在水面,葉片通常呈寬大的圓形或橢圓形,包含睡蓮、菱角、蓴菜、台灣萍蓬草、台灣水蕹、印度莕菜及水金英等。
漂浮植物 水不附著
水中植物如果根沒有固定在土裡,隨著水流四處飄行的就屬於漂浮性植物,通常體型都較小,但是繁殖力驚人。另外,植物體內會有儲存空氣的構造如氣室之類,而葉面則有纖毛或蠟質,使水珠不易附著,這些特點均可使植物本身增加浮力,有助於植物體漂浮在水面生長。布袋蓮、槐葉蘋、浮萍及大萍等都屬於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