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類挑選指南 這樣去除「生菇味」 趙奕寧 |2022.11.28 語音朗讀 31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農糧署提醒,挑選菇類務必把握4要點:菇型完整、表面光滑、個頭結實、無不良褐斑。圖/123RF 【記者趙奕寧台北報導】菇菇家族種類繁多,是吃火鍋的必備食材,但菇類總有特殊的「生菇味」,建議可加入調味料醃製或悶煮,使其味道減少。另外,農糧署提醒,挑選菇類務必把握4要點:菇型完整、表面光滑、個頭結實、無不良褐斑。目前全台食用菇種類多,因本土種菇技術提升,很多菇類從國外引進後改良自產,例如秀珍菇原產於印度、鮑魚菇來自越南、印度、非洲、中國等地、自日本引進鴻喜菇等等。圖/Unsplash 菇類帶有一種特殊的「生菇味」,像是秀珍菇和鴻禧菇生菇味較重、杏鮑菇較淡,除了不同品種的特性外,也和保存時間有關,存放愈久,菇類會開始老化、發黃,料理時就愈容易散發菇味。如果不喜歡菇類的「生菇味」,有幾種方法可去除味道,像是炒久一點,乾炒至出水再料理;搭配鹽、醋、胡椒或味噌醃製後再料理;加入醬油增加悶煮時間等方式,都是減少生菇味的好撇步。圖/記者張穎容農糧署提醒,烹煮菇蕈時務必充分加熱、煮熟,以確保食用安全。農糧署建議,民眾將菇類購買回家後「勿先碰水」,可延長保存時間。若有包裝可直接放入冰箱;如為裸裝,先用餐巾紙吸乾水分,再裝入密封袋或保鮮盒內保存。冷藏可保存5日、冷凍30日。營養師表示,菇類有低卡、高纖的特性,可幫助延緩血糖上升、提升飽足感、促腸道蠕動,但因菇類比起其他蔬菜,含有較高的普林,因此建議尿酸過高和痛風患者適量食用,以及腎臟病、腸胃道功能較差者也要注意。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節氣養生】小雪 11/22~12/7 芝麻酥餅洛蘋茶 下一篇文章 蘭揚食品溫馨送暖 提供素食照顧家扶中心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4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5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6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7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10【遇見荷】如荷2025.08.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賣菜郎說菜經】 銅板價佳餚 清爽豆芽菜上桌【逸饗蔬食】 椿萱並茂 父親節快樂【純植生活】百香果醋佐地瓜泥【蔬食百味】五彩蔬果盤【節氣養生】潤養肺氣 杏仁豆腐【植感滋味】小黃瓜薄荷優格 作者其他文章味噌湯營養高 改善免疫系統洛神花產季到 清血管護肝臟破布子鹹香下飯 適合拌炒蔬菜茄子汆燙冰鎮再料理 保持亮麗色澤春季香蕉風味佳 涮嘴零食這樣做廚君蔬食迎挑戰 多樣捲餅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