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前線】帶著孩子愛上閱讀

文/林彥佑 |2022.11.25
1234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林彥佑

你的孩子愛閱讀嗎?這幾年,推動了許多閱讀活動,理應已逐步讓孩子進入到「愛閱」的階段;事實上,經過多年和孩子讀寫的互動經驗,我發現有的孩子仍然是「礙閱」的──對閱讀有障礙。

有鑑於此,我也不斷思考,可以怎麼做,以加強孩子的閱讀動機,真的讓孩子愛上閱讀呢?首先,我覺得有一個方式,是孩子普遍都能接受的,那就是「條件交換」。例如,我們可以跟孩子約定:「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就讓你……」、「如果你專注看書十分鐘,就讓你……」。也許這種方式,可以協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其次,是找到孩子的興趣。這個方法適用於每個人,因為閱讀的動機與習慣是大同小異的。例如,有的大人喜歡旅遊,所以每每到書店,就是找尋和旅遊相關的書來閱讀;有的喜歡烹飪,就會找與烹飪、美食相關的書。同樣的,如果孩子喜歡打球,就可以試著找球類、運動類的書或文章,讓孩子接觸。

有的師長會擔心如此一來,孩子可能只喜歡看某一類型的文章,會導致閱讀偏食;其實,師長不用擔心過多,因為在孩子不愛閱讀的情況下,只要願意看書,就該覺得欣慰了。

然而,閱讀也不全然都是「文章、書本閱讀」,在一○八課綱中,極強調「素養、生活情境」的學習,而未來的一一八課綱,推動的舵手國教院院長林崇熙教授也宣示了「生活化學習」。就閱讀而言,讓孩子進行「生活閱讀」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帶著孩子讀招牌、讀車票、讀廣告單、讀歌詞等,讓孩子愛上生活閱讀。

我們常常將不愛閱讀的問題怪罪於「孩子」,但其實在一些讀寫與家庭教育的研究中發現,「師長本身」也有責任。例如,我曾聽聞家長每天在家就要求孩子閱讀、寫作業,但自己卻在一旁看電視、滑手機,音量幾乎都影響到孩子閱讀了。在學校裡,如果教師在教室裡陪孩子一起閱讀、甚至行政人員、校長帶頭以身作則,都會是很好的身教。

許多研究也顯示,孩子會討厭閱讀,有幾項原因。第一、許多孩子讀完書之後,就被賦予寫作的任務,偏偏許多孩子是不愛寫文章的,如此一來,閱讀會成為一種負擔。還有,相較於聲光刺激的遊戲與資訊科技,文字閱讀顯然安靜多了,如果沒有誘因,當然無法吸引孩子的興趣。

另外,包括孩子本身沒有找到喜歡的書、孩子要接觸到書的機會可能不多(偏鄉或離圖書館、書店較遠)、找不到需要閱讀的理由(考試未必會考課外題)種種原因,都是造成推動閱讀的障礙。

閱讀是一門顯學,也常有人說,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因為社會課本的內容需要閱讀、數學的應用題需要閱讀、自然的實驗步驟需要閱讀……「閱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家長應好好思考,如何帶著孩子閱讀,愛上閱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