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繞一圈瀨戶內 品賞關西文史

文/林彥佑  |2025.10.04
77觀看次
字級
日本三景之一的宮島,漲退潮風情各有不同。圖/林彥佑
道後溫泉是日本最古老的溫泉之一。圖/林彥佑
一片清幽的岡山後樂園,仍保留江戶時代風格。圖/林彥佑
松山城,居高臨下,是四國地區的代表性築城之一。圖/林彥佑
瀨戶內海集觀光、漁業、文化、工廠於一身,是日本人鍾情之旅遊點。 圖/林彥佑
弘法大師的出生地善通寺。圖/林彥佑
岡山城,以黑色外觀為特色。圖/林彥佑

文/林彥佑

地理課本上的地名,如何成為真實的人生印記?那便是安排一趟實地造訪,透過一張瀨戶內海周遊券,在一周內走遍瀨戶內周邊的四國、九州、本州等地的大城小鎮,仔細探索並真實感受一景一物的風采……



學生時代起,就對於「瀨戶內海」的名字並不陌生,但對於其地理位置、城市、旅遊景點等細節,卻幾無概念。就在某次瀏覽網站時,意外看到景點介紹,便毫不猶豫地買了機票,前往探索。

內海是聯外重要渠道

這次主要環繞瀨戶內海的周圍城鎮旅行,才發現其範圍之大,出乎意料之外,跨越了本州、四國、九州,以及本州西部的「中國地方」,歷史上,瀨戶內海也是古代日本與中國大陸及朝鮮半島交通往來的要道之一。

也因此,瀨戶內一帶擁有諸多的文化交融,也編織出獨有的特色,甚至可以說,瀨戶內的城市中,岡山、高松、松山、廣島、福岡……每一個城市,都有值得探訪的景點。

各大城市皆有防禦城

不約而同的,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城」,每個城所修築的年代、風格與戰將都不盡相同,但共同的目的,都是用於防禦,甚至在古代,還有「會築城堡就是好將領」之說。

在瀨戶內海一帶,少說就有近20座現存城堡或城跡。每個城都有自己的風格,像岡山城以黑色外觀聞名;松山城以居高臨下,甚至還必須搭乘纜車上去而聞名;姬路城腹地廣大,現為日本保存最好的名城與世界遺產……這些城,結合觀光、戶外公園的功能,頗值得旅遊走累時,供做休憩之用。

內陸連通以海運為主

瀨戶內海的南側為四國,對日本人而言,這裡是偏遠地方,因為沒有連通的新幹線,又和北方的本州隔著一道海峽,且四國松山到本州廣島,兩個大城之間竟然只有船運。但也因地處偏遠,反而可以享受寧靜的旅程。

四國香川縣,最知名的物產便是烏龍麵,甚至有「烏龍麵之鄉」的美稱,難怪在台灣,幾間賣烏龍麵的店名,都取自香川的地名。

高松沿線處處有景點

四國高松最有名的便是栗林公園,其屬性與岡山後樂園一樣,均屬庭園勝景,也是十七世紀讚岐國領主生駒高俊所建築的。

高松一路向西,沿途過三個小站,都是我有停留且推薦的,包括觀音寺站,可到臨海處制高點,欣賞直徑122公尺的「寬永通寶」沙丘;善通寺站,出站後可步行至善通寺,也就是弘法大師出生之地;以及琴平站金刀羅比宮,從平地開始走,需攀登近800階方能抵達,算是一種心靈與毅力的考驗。

松山古城可眺望對岸

四國一帶,還有知名的88間箇所(特定廟宇),許多人會以步行的方式,彷彿修行人般一一走訪,這便是「四國遍路」的發祥之地。

四國的西北方大城,便是松山,最知名的景點便是松山城與道後溫泉。松山城,在天晴之際,可眺望瀨戶內海;道後溫泉,已有三千年歷史,號稱日本最古老的溫泉之一,據傳古時有隻白鶴腳傷,浸泡溫泉後竟然自行痊癒了,因而聲名大噪。

從松山,搭路面電車到高浜,再步行即可抵達觀光港口,由此便能搭船前往本州的廣島,而眾多與二次大戰相關的原子彈戰役現場,便發生在這個城市中。

原爆現場的歷史警示

走訪此地,有重回歷史現場之感,包括原爆現場(即「原爆圓頂館」)、和平廣場(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祈福園區等地,如今均已列為「世界遺產」,除了警醒世人,走讀其間,似乎是在見證歷史。

鄰近廣島的宮島(嚴島),有一巨大紅色鳥居屹立於海上,是為日本三大景之一。廣島續向西行,可抵下關、門司,是饒富歷史意義的地方(知名的馬關條約,便是在下關春帆樓,由李鴻章與伊藤博文代表簽訂的)。

九州煙火味齊集福岡

走到這裡,已是瀨戶內海最西側了,而這裡的兩大城,分別為北九州市(小倉)與福岡(博多),許多夜生活、屋台(類似台灣的夜市),均在福岡雲集,算是九州一帶最熱鬧的地區。

這趟行程,豐富了我的視野,從單純的旅遊到文史的學習。瀨戶內,除了以海所孕育而生的海洋、跳島文化之外,最吸引我的,莫過於歷史人文、建築風采。

一張周遊券,開啟了我對關西地區的認識,面對豐富的人文和歷史,有觸動也有感動,但只要心情有陽光,旅遊便充滿光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