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攝影師 裴竟德 用光影和生命 講述生態保護故事

文/記者孫正好  |2022.11.13
3561觀看次
字級
秦嶺大熊貓。圖/裴竟德提供
作品《猞猁》。圖/裴竟德提供
裴竟德拍攝的鼠兔。圖/裴竟德提供
藏羚羊野外分娩瞬間。圖/裴竟德提供
作品《金絲猴不幸喪子,懷抱多日不肯丟棄》。圖/裴竟德提供
在秦嶺拍攝的羚牛。圖/裴竟德提供
裴竟德在可可西里卓乃湖附近的拍攝「掩體」。圖/裴竟德提供
圖/裴竟德提供

文/記者孫正好 

每年夏季,秦嶺最大食草猛獸羚牛進入交配季,高峰期僅持續十來天。

為了抓拍羚牛難得一見的「戀愛瞬間」,今年六月底,野生動物攝影師裴竟德,在海拔三千公尺左右的秦嶺高山區域羚牛出沒點,搭起「掩體」帳篷,啃著乾糧,駐守了七個日夜。拍攝很順利,結束後卻出了意外︱︱因為擔心被成群的羚牛襲擊,嚮導提前離開,裴竟德在返程時迷了路。

「除了一望無際的密林,就是懸崖絕壁,完全沒有路。天空烏雲密布,看不到太陽,也辨別不了方向。」裴竟德心有餘悸地回憶,「我身上背著四十公斤的設備,補給也斷了,最可怕的是又遇上了大暴雨,氣溫驟降,全身被澆透。」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時間在流逝,找不到出路的裴竟德,全身開始不自主地劇烈顫抖,出現了明顯的失溫症狀。

常年有野外生活經歷的他,在絕望與迷茫間努力保持清醒。「最重要的是盡快找到避雨的地方。」在掙扎前行了數小時後,一處僅有一公尺寬的類似房檐的崖壁,成了裴竟德的庇護所,他打開隨身攜帶的鵝絨睡袋,將自己捲起來,再蓋上兩層急救毯,在風聲、雨聲的包裹中,熬過了一整夜。第二天中午時分,雨過天晴,他靠著太陽辨別方向,走出了秦嶺,撿回了一條命。

影像與關注帶來改變

在外人看來,這次「失溫」算得上生死考驗,但在裴竟德無數次野外拍攝經歷中,這只是「拳頭大」的困難之一:在大雪覆蓋、人跡罕至的秦嶺深山,他蹲守三天三夜,拍下了秦嶺大熊貓野外交配的罕見影像;他連續十七年、二十多次深入「人類生命禁區」可可西里,行程超過十萬公里,遭遇過棕熊來襲,也曾與野狼擦肩而過,還挖坑將自己「埋」了八天,完成全球首次拍到藏羚羊野外分娩全程……

「想要拍好野生動物,就得像野生動物一樣生存。」因為這些充滿傳奇色彩的拍攝經歷,「陝北娃」裴竟德被熟人稱為「狠人」,就是陝西話中「吐口唾沫都是釘」的「狠人」。「影像帶來關注,關注帶來改變,這就是野生動物攝影師存在的意義。」裴竟德說,「尤其是最近十年來,隨著國家在環境保護上取得的顯著成就,生態攝影趕上了最好的時代。」

藏羚羊機敏見人就躲

卓乃湖,藏語意思是「藏羚羊聚集的地方」,每年五月開始,成千上萬隻雌性藏羚羊,從西藏羌塘、青海三江源及新疆阿爾金山地區,跋涉數百公里,遷徙至卓乃湖產崽。因此,這裡又被稱為「藏羚羊的天然大產房」。

當藏羚羊開啟「新生之旅」時,遠在千里之外、家在西安的裴竟德,也準備動身了。他要趕在藏羚羊生產前到達卓乃湖,找到合適的點位,紮營、駐守、等待,捕捉藏羚羊生產瞬間。

藏羚羊生性機敏,見人就躲。而無路可達的卓乃湖,位於可可西里海拔約五千公尺的高寒無人區,這裡常年風大地溼,平均氣溫處於冰點以下,冬季最低時能達到攝氏零下四十度,夏季雷電轟鳴、冰雹來襲時,彷彿能把天地開膛破肚,是「人類生命禁區中的禁區」,因此,在裴竟德之前,沒有攝影師能完成這一拍攝「壯舉」。

單打獨鬥、沒有團隊的裴竟德,如何突破?

「能不能藏起來拍?」當這樣的想法冒出來後,困難隨之而來。廣袤、粗糲的可可西里,不長樹,也沒有灌木,大地恰似青藏高原的天空一般,一望無際,毫無遮擋,成年人置身其中,即便縮在地上,對異常機警的藏羚羊而言,也是莫大的驚擾。

在卓乃湖周邊藏羚羊胎盤殘留比較多的地方,裴竟德反覆觀察地形,最終決定將自己「埋」在一個小山包中,那兒離卓乃湖有五百多公尺,地勢明顯突起,拍攝時還能環顧四周,成功的機率比較大。

「沒有捷徑可走,只能用最笨的辦法。」在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協助下,裴竟德挖出一個一公尺深的土坑。為了更隱蔽,他把農村常用的「鍋式」衛星天線蓋在坑上,上面鋪滿麻袋,再抹上泥土,打造出一個更接近自然環境的拍攝「掩體」。



與危險同行,以攝影為生

二○○九年,這是裴竟德連續第五年進入可可西里,也是他連續三年正式藏身卓乃湖,等待抓拍藏羚羊生產瞬間。

六月二十九日,在裴竟德將自己「埋」好的第八天,長焦鏡頭中出現了一隻生產徵兆極為明顯的雌性藏羚羊。「當時,小羊的頭已經出來了,母子倆離我的『掩體』大概也就二百多公尺。」裴竟德回憶道,「非常幸運的是,母羊緩緩地停下了,它蹲下來,開始很努力地生產。」

鏡頭徐徐推上去,天地慢慢被虛化,兩個生命的輪廓逐漸清晰:母羊不停地臥倒,再用膝蓋抵住大地,跪著站起來,又一次臥倒,又一次撐住,又一次站起來……循環往復、拚盡全力的生產間隙中,母羊還不停地甩甩尾巴,回頭觀察,似乎在用眼神鼓勵同樣拚盡全力的小羊。

還有一個拚盡全力的生命,那就是躲在鏡頭背後的裴竟德。那一刻,他忘記了曾在卓乃湖遭遇的狂風驟雨,忘記了可可西里刀劍一般的雷電風霜,他的手指如同電波一般,源源不斷地摁著相機快門。在密集而鏗鏘的咔嚓聲中,他的呼吸、他的心跳,都與遠處正在生產的藏羚羊母子同頻、共振。而當時拍攝的珍貴照片,成為全世界首組完整記錄藏羚羊野外分娩全程的影像。

生態攝影的天堂

枯枝之上,一隻雌性金絲猴四肢環扣,懷中緊緊抱著一隻出生不久的猴嬰,她腦袋低垂,藏起面容,似乎陷入了濃郁的沉痛之中。照片上的天空是灰色的,金絲猴母子的世界彷彿也全是灰暗:這隻猴嬰在出生時就死於難產,整整五天過去了,母猴還是將孩子抱成一團,久久不願撒手。

這張名為《金絲猴不幸喪子,懷抱多日不肯丟棄》的照片,拍攝於二○○五年四月。彼時,裴竟德初為人父。在秦嶺密林間,他被金絲猴不離不棄的母子情深深觸動,「原來動物也有情感,也有智慧和尊嚴」。這張照片也成為他野生動物攝影之路的起點。

「當時,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大陸的生態影像還比較陌生,大陸專門從事野生動物攝影的人也不多。」從那時起,自小鍾情攝影、熱愛自然的裴竟德漸漸從商業攝影轉型做生態攝影。向西,他的攝影戰場是世界第三大無人區可可西里,而在老家陝西,他將鏡頭對準了中華祖脈秦嶺。「在我眼中,這是兩塊聖地,是生態攝影的天堂。通過它們,我們可以將中國大陸的生態保護成就更好地傳遞給全世界。」

二○○八年,裴竟德拍攝的《猞猁》、《藏羚羊》、《川金絲猴》、《雪山下的紅景天》等四幅作品,被北京奧組委製成大幅照片,懸掛於國家體育館、運動員下榻酒店等奧運場所,向全世界展示自然中國大陸的美麗瞬間,也為各國朋友了解真實中國大陸,提供了新的窗口。

秦嶺就在家門口

最近,裴竟德要忙的事很多,基本上都與秦嶺有關︱︱他既要參與秦嶺國家公園宣傳片的製作,也要為自然影片《冰凍星球2》積累秦嶺大熊貓的相關素材,還要忙著整理海量的影像資料。

「秦嶺就在家門口,說走就走。」裴竟德介紹,「秦嶺大熊貓及其伴生動物如羚牛、金絲猴等,還包括棲息地恢復、生態廊道建設等,我們都要拍攝、記錄,而且還要做得特別細,所以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拍攝。」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