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謙‧物猶如此】揚州署青鸞

文/林少雯 |2022.11.01
787觀看次
字級

文/林少雯

〈揚州署青鸞〉這則故事,出自《池北偶談》這部古籍。此書又名《石帆亭紀談》,是清代筆記小說,共有二十六卷,由王士禎所著,成書於康熙四十年。全書約一千三百條,分成四目:《談故》四卷,敘述清代典章制度;《談獻》六卷,多記明清兩朝的名臣、畸人、烈女等事蹟;《談藝》九卷,其中首次記載了泰山燕子石(三葉蟲化石);《談異》七卷,共三百九十九篇,專記怪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作者徐謙(別名鶴子)在閱讀明朝黃瑜所撰寫的《雙槐歲鈔》這部書時,有感而發的感嘆。

黃瑜,字廷美,香山人,景泰丙子舉人。曾任長樂縣知縣,行仁政,後因清高不苟而棄官。他手植兩棵槐樹,構建一座亭子,閒暇吟嘯其間,自稱「雙槐老人」,作《雙槐歲鈔》。

鶴子在《雙槐歲鈔》中讀到〈貞鶯〉、〈烈鴛〉二首詩,讓他想起從前在揚州官署中有青鸞二隻,一雌一雄,相當恩愛,不論走到哪,覓食或飲水,都夫唱婦隨、形影不離。有一天,雄鸞被一隻莽撞的鹿以角所傷,不幸死亡,雌鸞日夜哀鳴,音聲淒涼,令人不忍聽聞。雌鸞哀傷悲泣數日後,哀痛而亡。

鶴子為這一對青鸞的夫妻情深和雌鸞的貞烈之義所感動,因而寫了一首詩,名為〈青鸞操〉。詩曰:「嘉名疇錫果長離,五彩翩翩對舞誰;顧影生憎無賴月,記曾雙照夢回時?」

「鸞鳳和鳴」向來是美好的象徵,但是當其中一隻死亡,留下多情配偶,那五彩炫麗的羽毛,要向誰去翩翩起舞?只能顧影生憐,還怪罪月兒何以如此明亮,以清輝照耀孤影。當時月下雙影的美好,如今也只能在夢中追憶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