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時】住在紙箱中的人

文/吳鈞堯 |2022.09.26
646觀看次
字級

文/吳鈞堯

寒流來襲,只宜留一點窗縫,躺下後,頸項依舊冷颼。冷也是爪牙,看似已經關好,實則無孔不入。我一度懷疑,水泥與磚牆外牆,遮風程度可能比不上東京街頭騎樓下,那一頂頂紙箱。

行旅東京,第一次目睹規模龐大、無家可歸的「露宿者」。日本是亞洲最早晉升「已開發」國家的先鋒隊伍,科技領先亞洲幾條小龍,加上曾經統治台灣,日本文化、日劇通俗綜藝等,在一九九○年代成為風潮,多少追日族跟上《東京愛情故事》風潮,到拍攝地點模擬男女主角拍攝留念,而我當時擔任雜誌社主編,也設有書寫日本專欄。

二○二二年春天,東京都二十三區公布查訪了三百二十名「露宿者」的報告,他們平均年齡超過六十五,半數有工作,月薪約莫台幣一萬兩千元,九成露宿者在固定場所生活,約三成選擇河川地。為什麼成為露宿者,兩成表示「破產或失業」,半數受查者對未來沒有期待。

會關心這則新聞,肇因目睹露宿者起居,且在寒冬。再是如果有輪迴,我可能有幾輩子曾經漂泊,經過露宿者時,除了打量他們,我竟在悄悄物色哪一處更能遮風避雨,又不會太吵,而萬一惡少半夜惹事,還能夠集合力量對抗。然後,我便找到理想的棲息地。

我一直想像紙皮箱,能夠抵禦多強的寒氣,而當一個人什麼都不願、也不要了,蜷居已是滿足,是什麼造就他們各自的紙箱?

狹隘紙箱不允許翻身,尤其寒流來了。但我的床允許翻身,終於起身關緊,棉被拉到唇間,頂住鼻頭,再把棉被更往腿邊塞。我閉上眼,感恩愈塞愈暖的歲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